第七章 巫覡道與雜術

中國古代神道也是後來道教底重要源頭。古人以天和祖先能夠給人禍福,而天底觀念底發展是從死生底靈而來,故在具有人格方面稱為上帝。王者能明白天底意志便可以治天下。《墨子·天志》說:“古者聖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興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這神教政治底精髓是以天底威靈寄托於天子,天子歿則為祖先在天之靈,以鑒察人間的行為和降下禍福。在《詩經》裏常見祭先祖、先王、田祖、後土、高禖底詩句。無論是崇德報功或祈福禳災,都以天與祖為崇拜對象。天與祖能保護生人,如一家底長老能保護他底子弟一樣。一切崇拜都依據這信仰而行,故人死亦可以受其家人及後代底祭祀。祖先與鬼神底界限很不明了,同有保護人和驅除惡靈侵害人間底能力。

甲 屍與巫底關系

祖先底靈與人交通在古代的傳說上很多。中國古時,人死末葬,立一個靈魂所寄托底重,既葬以後,立主;未殮,向屍體禮拜,葬後,於祭時使關系人著死者底衣服以享受祭品,也名為屍。葬後底主等於未葬底重,屍等於未殮底屍體。立屍是中國古禮中特異的事。《詩經·召南·采蘋[這個字,下面的“頻”字為繁體,得造字改為簡體。查字典裏木有這個字的說~]》底“於以奠之,宗室牗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北山·信南山》底“以為酒食,畀我屍賓,壽考萬年”,《楚茨》底“先祖是皇,神保是饗。……苾芬孝祀,神嗜飲食,蔔爾百福。……禮儀既備,鐘鼓既戒,孝孫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屍載起,鼓鐘送屍,神保聿歸”,所說底“屍賓”、“神保”、“神”、“皇屍”等名稱都是指著代表死靈底人而言。屍最初是代表死靈,《禮記?郊特牲》說:“屍,神像也。”《儀禮·士虞禮》“祝迎屍”注說:“屍,主也,孝子之祭不見親之形象,心無所系,立屍而主意焉。”《朱子語類》卷九十說:“古人祭祀無不用屍。杜佑說:‘古人用屍者,蓋上古樸野之禮,至聖人時尚未改,相承用之,今世不復用。’杜佑說如此。今蠻夷猺洞中,猶有屍遺意焉。嘗見密溪祭祀有中王神者,必以一家之長序輪為之。其人某歲次及,必恭謹畏慎,以副一鄉祈向之意。看來古人用屍自有深意,非樸陋也。”又說:“古人用屍,本與死者一氣,又以生人精神去交感他。那精神來會,便附著歆享。”宋時朱子在福建邵武密溪見過中王神,現在海南島澄邁宗祠祭祀也有族中老者於祭時站在神主前向族人祝福底風俗,也是屍底遺意。屍本來用於宗廟,後來推到天地山川等等祭祀也用起來。因為天地等祭祀有配享底祖靈,於是立配享者底屍。《左傳》昭公七年晉祀夏郊,《晉語》載:“平公祀夏郊以董伯為屍。”《虞夏傳》:“舜入唐郊,以丹朱為屍。”《白虎通》載:“周公郊,以太公為屍;祭泰山,以召公為屍。”都是非廟祭所立底屍。

從代表祖先底屍,漸次演進為專門事神及傳達神意底巫。最初的巫恐怕有一部分是從屍流衍而來。巫在原始時恐怕都是女子,她能以歌舞降神,預言吉兇。春秋戰國時代,人君信任巫覡底事很常見。楚國底巫風最著,在《楚辭·九歌》中如《東皇太一》、《少司命》、《東君》等篇所記底靈保與巫底服飾與行動,都可以想象年當二八底處女著美麗的衣服,執熏香的草,舞和鳴的鸞刀,歌婉囀的音聲,起婆娑的舞。從《詩·陳風·宛丘》也可以想象當時底舞風。“恒舞”與“酣歌”是巫風,因為歌舞是降神術底一種。《說文》:“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 [造字。對照書126頁。]舞形。與工同意。”巫也名工,故巫祝又稱工祝。大抵初時以女人為多,男子較少。《禮記·檀弓下》載穆公因天旱欲暴巫,縣子說:“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史記·西門豹傳》也說巫為老女子。《漢書·地理志》說:“齊襄公令國中民家長女不得嫁,名曰巫兒,為家主祀。”可見巫多是女子。

乙 巫底職能

祭祀底種類繁復,專掌祭祀底官便產生出來。從什麽時候才把屍(或靈保)與巫祝分開不得而知。《漢書·郊祀志》及《國語·楚語》都記巫底起源。《楚語》記古代巫祝宗底職務底演進說:“治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 [造字,見126]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而後使先聖之後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禋潔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為之祝。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數,采服之儀,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於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謂之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災不至,求用不匱。及少皡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薦臻,莫盡其氣。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浸瀆,是謂絕地通天。”這裏把巫、祝、宗三種人分開,說明他們底職業,後來因為民神雜糅,人人享祀,家家自為巫史,不誠不潔,於是困於祭祀而不獲得福報,於是立南正底官來統理神事。在原始時代,巫底身分最高,進而為祝,為宗,再進而為南正,為宗伯。古時沒有典祭祀底官,只有巫官,一切祭祀祝贊徵兆底事都由他管理。《史記·封撣書》載殷太戊時有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