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巫覡道與雜術(第2/6頁)

鹹,《尚書·鹹乂序》說:“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於朝,伊陟贊於巫鹹,作《鹹乂》四篇。”《古文尚書》大戊之臣巫鹹,《今文》作巫戊。《白虎通·姓名》說殷以生日名子,如太甲、武丁是,於臣民而得如此,如殷臣有巫鹹、祖己是。“鹹”並非幹支,當是“戊”底誤寫。巫戊是現在所知最古的巫官底名。

巫底職能很多,都依祈禳禁咒方藥來行事,大體說來,約有六件。

一、降神 神附在巫底身體上,如今南中國底跳神師公、跳神師婆、童子,和北亞洲底跳神師(Shaxnan)一樣,即《楚語》所謂“明神降之”底意思。僖公十年《左傳》記太子申生附於新城之巫,是降神底事例。《周禮·春官》司巫底職掌也主降巫之禮。

二、解夢 夢是古人用於預兆底一種,是神表示意思於人底一個方法,必要巫底聰明才能了解。成公十年《左傳》晉侯夢大歷,召桑田巫來解釋;襄公十八年《左傳》齊候夢與厲公訟,召梗陽之巫來問話,都是以巫解夢底例。夢與魂魄底遊行有關,故《楚辭·招魂》以招魂為掌夢之官所主。掌夢也是巫官底一種。

三、預言 這是巫光遠宣朗、上下比義底能力。如《左傳》文公十年楚底範巫矞似預言成王子玉、子西底命運;成公十年,晉桑田巫預告晉侯不得食新麥;襄公十八年,巫臯預告中行獻子底命終,都是事例。巫多兼占蔔,故能說預言。《周禮·春官·大宗伯》,簭人在九筮說:“一曰巫更,二曰巫鹹,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參,九曰巫環,以辨吉兇。”宋劉敞《七經小傳》解這段說:“此乃前世通於占者九人,其遺法存於書,可傳者也。古者占簭之工,通謂之巫,更、鹹、式、目等其名也。巫鹹見於他書者多矣。易疑為昜,昜古陽字,所謂巫陽也。其他則未聞,雖未聞,不害其有也。”《荀子·王制》說:“相陰陽,占祲兆,鉆龜陳卦,主禳擇五蔔,知其吉兇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楊倞注:“去讀為覡,男巫也。古者以廢疾之人主蔔筮巫祝之事,故曰傴巫跛擊。”到陰陽五行說出世,巫史便采五行說來說預言:如《史記·封禪書》說秦獻公(西紀前三七○年)時周太史儋所說底是很明白的例。

四、祈雨 古時常以女巫祈雨。《周禮》女巫“暵則舞雩”,舞師“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古時祈雨必舞雩,《論衡·明雩》說魯禮於暮春令樂人涉沂水以像龍從水中出,歌舞雩底歌,詠而行饋祭,所以《論語》說“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歸作饋祭解。祈雨不應,甚至把巫焚燒,或曝於日中。《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公因大旱欲焚巫尪,臧文仲以為無益。縣子勸穆公底話也是一樣的意思。

五、醫病 與巫最有關系的是醫術。《呂氏春秋·審分覽·勿躬》說巫彭作毉,巫鹹作筮。《山海經·海外西經》說:“巫鹹國在女醜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又《海內西經》記“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所殺也。”巫夾死者底屍,暗示與神保底關系。《大荒西經》又記:“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鹹、巫即、巫 [造字。左邊“月”,右邊“分”]、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巫鹹即巫戊。巫 [同上,造字。]即巫凡,及《水經》涑水注底巫盼。巫真、巫禮《水經注》作巫貞、巫孔。《海內西經》底巫履與巫禮或是一人。巫相疑即巫謝。以上除巫鹹外,都是郝懿行底見解。《山海經》裏凡記群巫升降、上下、從來底山都是出藥底地方。

初民以疾病為鬼附體內,故用巫術祛除它。例如《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二豎子,自說居肓之上膏之下,雖醫緩來也沒能為。又昭公元年《傳》說鄭子產聘於晉,值晉侯病,叔向向子產說蔔人以為實沈台駘作祟。又,昭公七年《傳》,韓宣子問子產,晉侯所做黃熊入寢室底夢是什麽厲鬼。這都是以疾病為厲鬼附身,須借巫祝底力量去祛除它。《左傳》所記諸病多與鬼物有關。這書於漢哀帝時代漸次流行,可以推想秦漢間人對於鬼與病底關系底信仰。古時底巫便是醫,便是祝,故稱巫醫和巫祝。《汲冢周書·王會解》說:“為諸侯之有疾病者,阼階之南,祝淮氏、榮氏次之皆西南;彌宗旁之,為諸侯有疾病者之醫藥所居。”是天子臨朝,有淮氏、榮氏之祝為諸侯治疾病,有彌宗為有疾病底諸侯底醫藥處。醫也稱巫,如《周禮·夏官·大司馬》之屬醫馬者為巫馬。巫馬職說:“掌養疾馬而乘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管子·經言·權修篇》、《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篇》、《論語·子路》,都有“巫醫”底名辭。巫醫底名稱在後漢時還用,《後漢書·方術傳》(卷一一二上)及《郭鎮傳》(卷七六)裏都見。現在鄉間底祝由科也是古巫醫底一種。巫與醫分業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左傳》成公二年與昭公元年底醫緩與醫和都是巫兼醫者。《史記·扁鵲傳》記扁鵲說病有六不治,其六是“信巫不信醫”。從這話看來六國之初,巫與醫已不盡合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