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第2/3頁)

武帝建元年間,武安侯田羛任朝廷太尉,十分尊貴而有權勢,韓安國拿價值五百斤黃金的東西去送給田羛。田羛在太後面前稱說韓安國,天子也一直聽說他賢能,就征召他任北地郡都尉,後提升做大司農。閩越、東越互相攻打,韓安國和大行令王恢領兵去討伐。軍隊還沒到越地,越人殺了他們的大王來投降,漢朝廷的軍隊也撤回。建元六年,武安侯田羛任丞相,韓安國任禦史大夫。

匈奴派人來請求和親,天子將這事下交大臣們討論。大行令王恢,是燕地人,多次擔任邊疆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況。他建議說:“漢朝和匈奴和親,一般不超過幾年就又背棄盟約。不如不答應他們,發動軍隊攻打它。”韓安國說:“到千裏以外去作戰,軍隊不會得到好處。如今匈奴依恃兵馬的充足,懷有禽獸般的心思,像鳥一樣遷徙移動,難以制服他們。得到他們的土地不能算是廣大,擁有他們的民眾不能算是強大,從上古以來就不內屬中原作百姓。漢朝軍隊經過幾千裏遠去爭取勝利,那麽人困馬乏,敵人就會以全盛攻擊我們的弱點,況且強弩射出後到最末,連輕薄的魯縞也穿不透;強風的末尾,力量連雁毛都吹飄不起。不是起初不夠強勁,而是最後力量衰退了。攻打他們沒有好處,不如同他們和親。”大臣們的建議大多同意韓安國,於是皇上答應和匈奴和親。

第二年,即元光元年,雁門郡馬邑縣的豪紳聶翁壹通過大行令王恢向皇上建議說:“匈奴剛和親,親信邊地的人民,可以用便宜來引誘他們。”就暗中派聶翁壹作為間諜,逃進匈奴中,對單於說:“我能夠斬殺馬邑縣的縣令、縣丞和其他官吏,拿城池來投降,可以得到全部的財物。”單於喜歡、信任他,認為不錯,答應了聶翁壹。聶翁壹就回來,作偽斬了死囚的頭,懸掛在馬邑的城墻上,來向單於使者表明可信。他說:“馬邑的長官已經死了,可以迅速來了。”於是單於率領十多萬騎兵通過關塞,進入武州塞。

當時,漢朝埋伏的軍隊有戰車、騎兵、步兵三十多萬,藏匿在馬邑城旁邊的山谷中。衛尉李廣任驍騎將軍,太仆公孫賀任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任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任材官將軍,禦史大夫韓安國任護軍將軍,各位將軍都歸屬於護軍將軍指揮。互相約定單於進入馬邑城,而漢朝軍隊奔馳出擊。王恢、李息、李廣另外從代郡主攻匈奴的軍用物資。這時匈奴單於進入漢朝長城的武州塞。距離馬邑城還有一百多裏,將要搶奪劫掠,只看見牲畜放養在野外,看不到一個人。單於覺得奇怪,就攻下烽火台,捉到武州尉史。想要探問一下尉史。尉史說:“漢朝軍隊有幾十萬埋伏在馬邑城下。”單於回頭對左右的人說:“幾乎被漢朝欺騙了。”於是帶兵回去。單於出了關塞,說:“我獲得尉史,這是天意。”任命尉史為“天王”。塞下傳說單於已經帶兵離去。漢朝軍隊追趕到塞下,估計追不上,就作罷了。王恢等人的軍隊三萬人,聽說單於沒有和漢軍交鋒,估計去攻打匈奴的軍用物資,一定會和單於的精兵交戰,漢軍的形勢一定會失敗,就依便宜行事撤回了軍隊,漢軍都沒有功勞而回。

天子怨恨王恢不出擊單於的軍用物資,而擅自帶兵撤回。王恢說:“起初誘約匈奴進入馬邑城,漢軍和單於交鋒,而我攻打他們的軍用物資,可以獲得利益。如今單於聽說了消息,不來而回去,我率領三萬人不能和他相匹敵,只是自取恥辱罷了。我本來就知道回來而被斬,但是能夠保全陛下的士兵三萬人。”於是把王恢交下給廷尉處理。廷尉判他曲行避敵、觀望不前罪,應當處死。王恢暗中送給丞相田羛一千斤黃金。田羛不敢對皇上說,而對太後說:“王恢最先倡議馬邑誘敵之計,如今沒成功而誅殺王恢,這是替匈奴報仇。”皇上朝見太後,太後把丞相的話告訴皇上。皇上說:“最先倡議馬邑誘敵之計的人,是王恢,所以發動天下幾十萬軍隊,聽從他的話,這樣做了。況且縱使抓不到單於,王恢的軍隊攻打匈奴的軍用物資,也還是很可能有收獲,來安慰將士們的心。如今不誅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謝罪。”當時王恢聽說這事,就自殺了。

韓安國為人有大謀略,智謀足夠用來迎合世俗,可是他這樣做都出於忠厚之心。他對財物很貪婪。他所推薦的都是廉潔的士人,比他自己賢能。在梁國舉薦了壺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有名的士人,士人也因此稱贊、仰慕他,就是天子也認為他有治國的大才。韓安國任禦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羛去世,韓安國代理丞相的職務,他為天子作前導,跌下了車,跛了腳。天子商議任命丞相,想要任用韓安國,派使者去探望他,發現他腳跛得厲害,就改任平棘侯薛澤做丞相。韓安國因為有病免官幾個月後,腳傷好了,皇上又任命他做中尉。一年多後,調任做衛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