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楚國稱霸

【問鼎天下:楚莊王的醉翁之意】

晉成公上台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06年,晉國再一次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打到了鄭國的郔(yán)城。這一次,鄭國選擇了和談,晉國見好就收,派士會到鄭國會談,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

晉國在這個時候進攻鄭國,是鉆了楚國人一個空子。這年春天,楚莊王出人意料地率領大軍北上,討伐居住在伊水流域的陸渾戎族。

伊水流域自古是周王室的領地。周平王東遷的年代,周朝大夫辛有辦事經過伊水流域,看見當地的人民披頭散發,在野外舉行祭祀先祖的活動,就預言道:“不出一百年,這個地方就要變成戎族人的地盤了,因為這裏的人們已經放棄了周禮。”到了周襄王年間,由於王室內亂,戎族多次入侵雒邑。秦、晉兩國為了替王室解決這一麻煩,想出了一個“以戎制戎”的主意,於公元前638年將原本居住在今天甘肅敦煌一帶的陸渾戎族遷到伊水流域,使之成為王室抵禦戎族入侵的一道屏障。

秦、晉兩國如何誘使陸渾戎族從敦煌遷到伊水流域,史書上沒有記載。可以肯定的是,陸渾戎族遷居之後,與晉國保持了相對良好的關系,也確實為周王室抵禦其他戎族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以戎制戎的毛病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趕走了狼而引來了虎。隨著晉國勢力的衰弱,失去羈絆的陸渾戎族對周王室的威脅也日益明顯,成為了王室的一塊心病。

自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以來,欲成霸業的諸侯,都將討伐“四夷”作為建功立業的重要手段。齊國曾經北禦狄夷,討伐山戎;晉國大敗赤狄、白狄,俘獲其部落首領;秦國則討伐西戎,向西開辟千裏疆土。而楚國,多年以來被視為蠻夷之國,在“尊王攘夷”的主題中,是被“攘”的對象——這也是楚成王文治武功,縱橫中原,卻沒有被視為霸主的重要原因。到了楚莊王的年代,楚莊王認識到,如果要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筆,就不能滿足於征服陳、鄭、蔡、宋幾個弱國,也不能以打敗晉國這樣的大國為傲,而是要向周王室拋出橄欖枝,在“勤王”這件事上博個頭彩。因此,楚莊王選擇了陸渾戎族作為對象,不遠千裏率兵北上伊水流域,給了陸渾戎族一次出其不意的打擊,算是給了周天子一份見面禮。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楚軍能夠跑到伊水流域打擊戎族,也就能夠直接威脅到晉國的南部邊境,對晉國也是一次軍事威懾。

打敗陸渾戎族之後,楚莊王意氣風發,將大軍帶到雒邑城下,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

當時的周天子是新上任的周定王。對於楚國人的舉動,他既是欣慰,又是擔憂。欣慰的是楚國人千裏迢迢來勤王,雖然沒有徹底將陸渾戎族清除出伊水流域,但已經讓王室上下感到非常滿意;擔憂的是楚國人歷來強悍,又有南方蠻夷的野蠻習氣,數萬虎狼之師停駐在雒邑城外,很難說會發生什麽問題。

考慮再三,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前往楚營慰勞楚莊王,並且犒賞楚國三軍。

王孫滿既然被稱為“王孫”,自然也是王室的後裔。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孟明視千裏奔襲鄭國。秦軍經過王都雒邑,當時年幼的王孫滿站在雒邑北門,看到秦軍行為舉止輕浮,便預測說,秦軍必然失敗。後來秦軍在回師途中,經過殽山的時候,果然被晉國軍隊伏擊,全軍覆沒,王孫滿因此被認為有先見之明。

楚莊王用隆重的禮節接待了王孫滿,酒足飯飽之後,楚莊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我聽說當年大禹鑄有九鼎,夏、商、周三代相傳,以為國寶,現在收藏在雒邑的王宮之中。不知道這九鼎的形狀、大小、輕重如何?請您介紹一下。”

所謂鼎,通俗地講,就是青銅做的大煮鍋,一般有三足兩耳,主要用來煮肉。但是,在華夏文明中,鼎被賦予了遠遠超過炊具的意義,鼎被作為象征王權、君權的“禮器”而代代相傳。大禹所鑄的九鼎,更是象征天下九州統治權的至高禮器,在秦始皇的“玉璽”出現之前,九鼎就是當之無愧的最高權力的象征。

楚莊王問這個問題,看似勤學好問,實際上有其深意。王孫滿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聽出了楚莊王話中有話,於是回答說:“夏、商、周三代相傳的,是德,不是鼎。”這叫先聲奪人,先給楚莊王這個南蠻一悶棍:你連提問的前提都搞錯了,接下來就好好聽我的教訓吧。

王孫滿接著說:“當年大禹統治天下,他的後人建立夏朝,夏之‘德’方興未艾,命九州的地方長官貢獻金屬,鑄造了這九個大鼎,將遠方山川奇異之物繪鑄在鼎上。九鼎具備天下的物象,好讓民眾知道什麽是神,什麽是妖。所以華夏子民開辟疆土,進入山林河流,不畏懼種種不祥之物,也不會遇到妖魔鬼怪,因此天下和諧,承載上天的庇佑。後來夏桀昏庸無道,夏之‘德’也就此衰落,不配再擁有九鼎,所以九鼎被轉移到商,承載了商朝的國運六百余年。再後來,商紂王暴虐,導致亡國,九鼎從此被轉移到我大周王朝。由此可知,只要一個國家的‘德’完美光明,九鼎再小也重如泰山;倘若一個國家的‘德’奸邪昏亂,九鼎就算再大,卻輕如鴻毛。上天英明,賜福於下界,也不是無窮無盡的。當年我先君周成王將九鼎安置在王城,曾經舉行隆重的蔔筮,說周朝能夠傳三十世、七百年,這就是天命。現在周之‘德’雖然有所衰敗,然而天命沒有更改,九鼎的輕重,不是您所能打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