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吳起變法(第2/7頁)

吳起說:“領導百官,親近萬民,充實府庫,您比我如何?”

田文說:“我不如您。”

吳起又問:“鎮守西河,秦軍不敢東向,韓、趙俯首稱臣,您比我如何?”

田文說:“那我更加不如您,我哪有那本事啊!”

吳起說:“我就奇怪了,您什麽都不如我,官位卻在我之上,這是為什麽呢?”

田文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鬧了半天,您是想問這個啊?”

吳起說:“正是。”

田文說:“您既然問了,我也不妨直說。您想,主上剛剛即位,在朝中尚未確立威信,百姓對他也不是很了解。這種時候,您覺得他會將國事交給您還是交給我呢?”

說白了,你吳起上馬能打天下,下馬能治天下,功高蓋主,國君對你很不放心,只愁找不到機會限制你的權力,怎麽可能讓你當相國?別做夢了。

吳起一下子醒悟過來,朝田文作了一揖,說:“相國之位,確實非您莫屬。”

這就是中國式的政治,一句功高蓋主,憋死多少英雄漢!

戰爭仍在繼續。

公元前391年,三晉聯軍再度討伐楚國,在大梁、榆關再度大敗楚軍,魏國從此將大梁據為己有。

公元前390年,齊國討伐魏國,取襄陵(今河南省睢縣)。

公元前389年,秦國出兵討伐魏國。吳起率步兵五萬、戰車五百、騎兵三千,在陰晉(今陜西省華陰)大敗秦軍。

公元前387年,吳起率魏軍討伐齊國,勢如破竹,一直攻至靈丘(今山東省滕縣),報了三年前的襄陵之仇。

就在這一年,田文去世了。

公叔痤的陰謀

田文的去世讓吳起心裏又燃起了希望——這一次,無論如何該輪到他了吧!

吳起覬覦相國這個職位,一方面自是貪戀權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一償夙願。別忘了,當年他離開衛國,可是發過重誓,不當上卿相,就再也不回來了。這麽多年來,他離夢寐以求的卿相都只有一步之遙。然而就是這一步之遙,似乎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障礙,叫他如何不郁悶?

事實證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魏武侯很快任命公叔痤為新的相國。如果說,前番任命田文還算情有可原的話,這次任命公叔痤,就不只是吳起一個人有意見,朝野之間也有頗多微詞了。

大夥普遍認為,年紀輕輕的公叔痤之所以能當上相國,只有一個理由——他是魏武侯的女婿。

有很多人為吳起鳴不平。這些話漸漸傳到了公叔痤的耳朵裏,由此引起的反應是嫉恨。

公叔痤嫉恨吳起的才能。

吳起有才,舉世皆知。然而田文不嫉恨,是因為田文無才,壓根沒想過要跟吳起比。公叔痤就不同了,從後面的歷史看,公叔痤也算是個有才能的人——當然,如果跟吳起比起來,還是差那麽一兩個級別的。半缸水嫉恨一缸水,世之常理。

公叔痤想害吳起,但是苦於找不到機會。他的心思連仆人都看出來了。有一天,一個仆人對他說:“要趕走吳起,其實是件很容易的事。”

公叔痤說:“哦?”

仆人說:“吳起這個人,很愛惜自己的名聲。您可以跟主上說,吳起太有才能了,魏國又不大,而且與秦國搭界,恐怕他不會想長久留在魏國。”

公叔痤白了他一眼,心想魏國確實不算大,但是魏國很富強啊!再說用這種辦法,能趕走吳起嗎?

仆人看出了公叔痤的疑問,附在他耳邊又說了幾句話。公叔痤的眉頭由皺到舒,連連點頭。

不久之後,魏武侯和公叔痤一起吃飯,公叔痤便將仆人教給他的話對魏武侯說了一遍。魏武侯說:“寡人也時常在想這個問題,而且聽說吳起因為沒當上相國,對寡人很有點意見,說不定哪一天他就不幹了,跑到別的國家,那可怎麽辦?”

公叔痤說:“是啊,如果此人為別國所用,對咱們魏國來說,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魏武侯說:“那你有什麽好建議?”

公叔痤說:“依下臣之見,主上不如通過婚姻來穩住吳起,將公主嫁給他。他如果接受,說明他沒有異心,他也會更加感念主上的恩德;如果不接受,那咱們就要好好考慮一下該怎麽辦了。”

魏武侯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膝下已經成年的公主沒有十個也有八個,嫁一個給吳起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嫁誰不是嫁?於是同意了公叔痤的提議,馬上派人宣召吳起回安邑,準備親自向吳起提親。

吳起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風塵仆仆趕回來,一進城就遇到公叔痤。公叔痤很熱情地說:“聽說主上宣召太守,想必將有要事托付,下官特在此迎候,想請您到寒舍一敘,只拉家常,不談工作,權當為您接風。”

吳起見公叔痤說得如此謙卑,便跟公叔痤坐同一輛車,一起來到了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