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孫臏與龐涓鬥法(第2/9頁)

“既然是龐涓如此熱誠相邀,你便去吧!”鬼谷子看完那封信,漫不經心地說道。

對這種冷淡的態度,孫臏多少感覺有點吃驚。他拜倒在師傅面前,說:“如果您認為弟子學藝不精,不堪擔當大任,弟子這就給師兄回一封信,推辭了便是。”

“哪裏,”鬼谷子嘆了一口氣道,“你在我門下苦讀這麽多年,早該去世間一試身手,否則學問再多,也不過是空談。只不過你在山中多年,不知世途兇險,此去是福是禍,連我也不敢猜度。這樣吧,我送你一個逢兇化吉的錦囊,你把它收藏好,非到萬分危急關頭,切不可拆開。”

孫臏就這樣揣著師傅給的錦囊來到了大梁。

兄弟倆見面之後,龐涓的熱情接待,很快將孫臏心裏那一丁點疑惑打消了。

第二天,孫臏就被龐涓帶到朝上,見到了魏惠王。

“這是我的師弟孫臏,乃兵聖孫武子之後,才能勝於我十倍,請主上任命他為上將軍,我甘願為副。”龐涓這樣介紹道。

魏惠王聽了,心裏泛了一個嘀咕。龐涓的本事,他是見過的,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人勝過龐涓十倍,那肯定是誇大其辭。眼前這位孫臏,白白凈凈,斯斯文文,究竟有多大本事,卻是看不出。再說了,孫臏是齊國人,龐涓是魏國人,即便孫臏真有本事,相比之下,那也還是龐涓比較可靠。想到這一層,魏惠王便對龐涓說:“孫先生初來乍到,尚未立功,如果馬上任命為上將軍,恐怕眾人不服。寡人之意,請孫先生先擔任客卿,就在龐將軍帳下用事,待立了功勞,再委以重任不遲。”

所謂客卿,不是什麽具體的官職,相當於高級顧問,地位不低,然而沒有實權。龐涓顯然不滿意這個結果,孫臏卻拉了拉他的袖子,主動跪下去,向魏惠王謝了恩。

他知道,龐涓做到這一步,已經是盡了力;而魏惠王封他為客卿,也是給了龐涓極大的面子,否則的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齊國人,未立寸功,憑什麽在魏國的朝廷裏擔任客卿呢?客卿雖然是客,但好歹也是個卿,自大夫以下的官員見到他,都得老老實實作個揖,肅然而立呐!

“沒關系,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從朝中出來,孫臏拍著龐涓的肩膀,反倒是安慰起龐涓來了。

他沒留意到,龐涓聽到這句話,眼中快速閃過一絲兇光。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孫臏跟著龐涓出入朝廷,漸漸熟悉了魏國的情況。

自魏文侯興起以來,魏國就一直是中原強國。魏武侯時期,雖然國勢有所衰落,但是基礎從未動搖,三河地方仍是天下糧倉,魏國的武卒仍然能征善戰。魏惠王上台後,對內勵精圖治,對外積極進取,迅速扭轉頹勢,重振先祖雄風,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

這一切,當然與龐涓的努力分不開。孫臏望著龐涓那張因為久經戰陣而鋪滿風霜的臉,總是充滿著崇敬之情。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龐涓一樣,指揮千軍萬馬,為魏國開疆辟土,鍛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國家。

在魏惠王召開的軍事會議上,孫臏盡情發揮自己在鬼谷學到的知識,提出了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建議。

“這位孫武的後人,果然不同尋常。”魏惠王心裏暗想。然而紙上談兵和實戰是兩碼事,如果有機會的話,就讓他帶領一支軍隊,到戰場上一試身手吧!

當魏惠王將這個想法告訴龐涓,龐涓很振奮地說:“他不會讓您失望的!”

可是,不久之後的某一天,一封截獲的密信被送到魏惠王的案幾上,孫臏的命運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

信是寫往齊國的,落款人是孫臏。

信的內容,是報告魏國的軍事部署,以及對朝中的一些大臣的評價。如果齊國人得到這封信,毫無疑問,將對魏國大大不利。

這封信被設計得很巧妙,妙就妙在它在暴露了孫臏是齊國派來的間諜之余,卻將龐涓對魏國的忠心寫得明明白白。換而言之,孫臏叛國,龐涓是毫不知情的。

案子從一開始便被辦成了鐵案。人證物證俱全,作案的動機也很明確——孫臏本來就是齊國人,為齊國當間諜,那還不是理所當然的事?

按照魏國的法律,孫臏本來應該被判處死刑。但是龐涓拼命說情,終於說服魏惠王法外開恩,僅僅判處孫臏刖刑加黥刑。當然,說“僅僅”也許太輕描淡抹。黥刑便也罷了,不過是在臉上烙個戳,疼一疼也就過了,還可以扮酷說是文身。刖刑則極其殘忍,乃是將犯人雙足齊齊砍斷,從此變成廢人一個。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刖刑不是砍去雙足,而是挖去膝蓋骨,使得犯人看似完好,實則小腿以下已經無用。本書對此不予探討,姑從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