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流氓律師(第2/4頁)

因為有了刑鼎,人人都可以依據刑鼎的內容為自己辯護,因此鄧析為被告辯護也就獲得了批準。

原告作了陳述,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之後被告也作了陳述,順便為自己辯解。基本上,事實已經很清楚地擺在面前。

“根據刑鼎第八條,被告罪名成立。”士師宣判。

“慢著,第八條不適合本案。”士師話音剛落,鄧析站了起來,高聲說道。

“你憑什麽說第八條不適合本案?”士師有些詫異,自己的判決從來還沒有人推翻過。

“你聽我分析。”鄧析不慌不忙,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律師辯護。

鄧析首先把第八條進行了解釋,之後把本案的要素與第八條的要素進行對位,結果發現二者完全不吻合。隨後,鄧析對第十四條進行了解釋,這個時候大家發現,本案原來最適用的竟然是第十四條。

“根據第十四條,被告無罪。”鄧析最後得出結論。

士師目瞪口呆,鄧析的話邏輯清晰,定義準確,無可辯駁。

“我宣布,被告無罪釋放。”士師是個正直的人,並不因為自己被駁倒而拒絕承認錯誤。

被告喜出望外,老者老淚縱橫。

“我,我,我……”老者什麽也說不出來了,幹脆什麽也不說了,雙手遞過一個包裹來,打開包裹,裏面是一件衣服。

鄧析接過包裹,看了看衣服,滿意地點點頭,然後重新包好,拿著包裹,揚長而去。

【子產補漏洞】

鄧析一戰成名。

整個鄭國都知道一個叫鄧析的人對刑鼎的內容了如指掌並且能言善辯,能夠幫人辯護替人脫罪。於是,原告被告都來找鄧析,打官司的來找,不打官司的準備打官司的也來找,鄧析基本上是來者不拒,大一點的問題收一件衣服,小一點的問題收一條內褲。如果需要親自出馬幫著打官司的,再多收些銀兩。

一時間,鄧析成了鄭國最大的律師,家裏有數不清的衣服褲子。怎麽鄧析這麽愛要衣服褲子?原來,鄧析小的時候家裏很窮,穿不起衣服褲子,到十歲還光屁股。所以那時候鄧析就暗自發誓今後要掙數不清的衣服褲子,每天換著穿。終於,子產的刑鼎給了他機會。

鄧析本來就很能辯,又經過這樣的實戰演練,就已經沒有人能夠說得過他,一件事情,他三推理兩演繹的,就能把對方說傻,乖乖地認他的理。

由於在邏輯學方面的巨大優勢,鄧析後來幹脆誰給錢多給誰辯護,而不管被告原告誰有理。這一點,跟現在的律師沒有區別。

有的時候,鄧析甚至兩頭吃錢,誰給錢多向著誰。這一點,跟現在一些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一個德行。

鄧析靠著刑鼎發大財,可是同時他對刑鼎刑法的解釋有些恣意胡來,嚴重擾亂了子產所想要設立的法律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會混亂。

這個時候,子產怎麽辦?

“殺了鄧析吧。”子皮非常惱火,建議子產殺掉他。

“不,鄧析之所以能夠這樣,說明刑鼎本身有很多漏洞,殺了他也不能彌補這些漏洞。相反,他利用這些漏洞,我們就補這些漏洞,讓法律完善。如果殺了他,誰來幫我們找漏洞?”子產反對,他站得更高。

這個時候,鄧析開始公開舉辦各種講座,講解刑鼎上的刑法以及如何利用這裏面的漏洞。與此同時,子產也在給士師們補課,講解現行的刑法,同時彌補已經發現的漏洞。

就這樣,鄧析利用了漏洞之後,子產立即補充新的法律,之後鄧析又去發現新的漏洞,子產再彌補漏洞。一來一往,鄭國的法律越來越清晰,鄧析要賺錢越來越難。

不過,鄧析總是一個非常棘手的人物,遊吉有些忌憚他,因此在子產去世之前請教該怎樣對待鄧析,是殺,還是留。

遊吉最終還是決定不要動鄧析,他知道子產臨終前的那句“按照你的方式”是什麽意思,那就是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對付得了鄧析,最好就不要殺他。

遊吉思慮再三,盡管他的信心不是太足,還是決定留下鄧析。盡管鄧析給他制造了不少麻煩,遊吉總體上還能夠應付,他不喜歡殺人,即便有的時候鄧析讓他很惱火,他也忍住了。

遊吉在鄭國執政的位置上坐了十五年,到鄭獻公七年(前507年)去世。遊吉去世之後,駟乞的兒子駟歂(音喘)接任執政。

【大律師之死】

子產在的時候,鄧析與子產的交手基本上勢均力敵,有的時候還處於下風;後來到了遊吉,鄧析略占上風。不過遊吉是個寬厚的人,鄧析自己也不好意思做得太過分。現在到了駟歂,駟歂的能力比遊吉差了很多,可是人又很跋扈,鄧析對他可就不客氣了。

駟歂執政一年之後,鄧析索性出了一本刑法書,因為那時候書是刻在竹簡上的,因此歷史上稱為“竹刑”。這本書是自從有鼎刑之後,這些年來鄧析、子產和遊吉三人在鬥爭中對刑法的完善,可以說是集中了三人的智慧以及鄭國的刑法訴訟中的經驗,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完備也最有邏輯的一部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