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400(第3/5頁)

那些統治整個佛羅倫薩的人就出身於這樣的家庭。理論上說,城裏幾個行業協會的所有會員在政府中都有發言權,但實踐中卻並非如此。行業協會的總數是21個,包括7個大行會和14個小行會。7個大行會中,又以律師業行會(Arte dei Giudici e Notai)地位為最高。位居其次的是羊毛業行會(Arte della Lana)、絲織業行會(Arte di Por Santa Maria)和毛織業行會(Arte di Calimala),這些行會的名字來源於他們存放貨物的倉庫所在大街的街名。[5]盡管銀行家依然被教堂斥責為放高利貸的,以至於他們不得已用俗語或委婉語來掩飾自己真正的生意,但是崛起的銀行業行會(Arte del Cambio)已經成了在財力和重要性上都能夠與前述大行會相匹敵的力量。醫藥香料業行會(Arte dei Medici,Spezialie Merciai)的會員包括醫生、藥劑師,以及香料、染料和藥品等貨物的經銷商,同時也包括一些藝術家和手工藝者。舉例來說,畫家既是向經銷商買染料的客人,也是隸屬於這個行會的會員。最後一個大行會是皮革皮草業行會(Arte dei Vaccai e Pellicciai),它代表的是皮革、皮草商人和皮革手工匠的利益。

剩下那些小行業協會裏的會員則是一些普通的生意人,包括屠夫、制革工人、皮匠、鐵匠、廚師、石匠、木工、酒商、旅店老板、裁縫、甲胄師及面包師傅等。一個羊毛業行會的會員可以看不起鐵匠行會(Arte dei Fabbri)裏的鐵匠們;但是鐵匠也有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時候,就是相比於成千上萬的羊毛工人、布料工人、織工、紡紗工、染工、梳刷工和打漿工,以及車夫、船夫、苦力和小商販這類沒有固定營業場所的普通勞動者。盡管這些勞動者的數量占到了城市總人口的四分之三,他們卻無權組建自己的行業協會。這樣的不公在過去多次引發不滿,有時候甚至會發生暴動。1378年夏天,梳毛工們就發動了一次起義。這些工人被稱作“瓊皮”(ciompi這一名稱來源於他們在洗毛車間工作時所穿的木底鞋的名稱),是羊毛工人群體中最卑賤的一類,他們的工資還不夠讓家人吃飽飯。於是梳毛工們大喊著“和讓我們挨餓的叛徒同歸於盡”的口號,把那些被他們視為壓迫者的商人的店鋪洗劫一空。商人和他們選舉出的頭目嚇得不得不逃跑保命。梳毛工們還提出要成立三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行會。迫於這樣的形勢,所有要求都被滿足了。只可惜好景不長,其他行業的工人們出於嫉妒,依靠他們雇主私下裏的權錢支持,很快就聯手摧毀了梳毛工們剛剛建立起來的行會。到1382年,原有的21個行會重新掌握了對城市無可爭議的控制權。根據《1293年正義法令》的規定,佛羅倫薩為獨立的共和國,行會通過重新修訂這一法令,實現了對政府的操縱。

當時政府官員的組成方式是這樣的:21個行業協會中年滿35歲的會員都有資格參選政府官員,他們的名字會被寫下來並分別放進8個皮質的袋子(borse)中。袋子被放置在聖十字教堂(Church of Santa Croce)的聖器收藏室裏,[6]每兩個月拿出來一次,在簡短的儀式後,從中隨機抽取當選者。任何想要觀看選舉儀式的市民都會獲得許可。有負債或已就任上一屆政府官員的人,以及與已當選人有親屬關系的人不能夠作為候選人。當選官員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裏將擔任執政官(Priori),由這些執政官組成的政府被稱為執政團(Signoria)[7]。執政團成員最多不超過9個人,其中6個人代表大行會、2個人代表小行會,最後一人則作為首席執政官(Gonfaloniere),[8]負責持有和保管城市的旗幟——白色底面上有一朵紅色百合圖案的佛羅倫薩旗。執政官一旦當選,就必須馬上離開自己的家,統一住進市政廳,直到兩月任期屆滿。執政官們的工資不高,但是可以享受的待遇不低。市政廳裏面不但有大批身著綠色制服的仆人為他們服務,在他們享用豐盛晚餐的時候,還有小醜(Buffone)在旁給他們講笑話、唱歌助興。所有執政官都穿著深紅色的長袍,領口和袖口鑲著貂皮邊。為了顯示區別,只有首席執政官的長袍上繡著金星。

如果執政團想要頒行法律或制定外交政策,他們必須征求另外兩個也是經選舉建立的委員會(Collegi)的意見,分別是十二賢人團(Dodici Buonomini)和十六旗手團(Sedici Gonfalonieri)。除此之外,還有十人戰爭委員會、八人安全委員會和六人商貿委員會,不過這些委員會都是依共和國形勢需要臨時通過選舉組建的。也有一些職務是永久性的,比如總理大臣通常是由優秀的學者來擔任;[9]執政團公證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