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第3/14頁)

麻雀一夜變鳳凰

清朝皇帝一般情況下是不使用年輕的宮女的,可能這是象征清帝廉潔簡樸的標志吧。但是,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如此自律,有的皇帝也會對漂亮的宮女想入非非。尤其當那些有身份的後妃年老色衰時,皇帝會逐漸與她們疏遠。可是,她們怎麽能甘心皇帝落入他人之手呢?於是,會想出利用自己身邊漂亮的宮女來吸引皇帝的眼球,只要皇帝看上了自己的宮女,就不愁控制不了多情的皇帝。《金瓶梅》中的潘金蓮就是通過這種辦法,利用自己的侍女春梅來勾引西門慶,進而達到自己控制西門慶的目的。細查清宮档案,這種情況會有一些,因為皇帝在宮中臨幸後妃時,隨行的宮中的女子如果被皇帝看中,都可供皇帝寵幸,宮女們也願意由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鹹豐帝的玫妃,原為宮女,後被看中,一路攀升,居然有了身孕,生下一子,最終晉為貴妃。鹹豐帝風流成性,放蕩不羈,有民間傳說他曾寵愛過市井漢人之女,攏入圓明園,日夜臨幸為歡,稱為“圓明園四春”。

考證“圓明園四春”,果有其人。查中國第一歷史档案館的原始档案,發現鹹豐九年四月十一日敬事房傳旨:長春宮女子海常春封為禧貴人,次序在吉貴人之次。“四春”分別為禧妃、璷妃、吉妃、慶妃,其出身均為宮女,他們的父親不是廚役、主事,就是雜役和園戶。由於長相俊美,頗得帝寵,可惜都未能生出一男半女。這恐怕是鹹豐皇帝風流過度的結果,不僅“四春”娘娘沒有生育,他的大多數後妃也都沒有生育,自此敲響了大清王朝即將絕嗣的喪鐘。

但這些人在宮中的地位還是相當低下的,她們不會作為皇後的候選人而主宰後宮。如乾隆帝的哲憫皇貴妃,姓富察氏,父親是一個佐領,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她便侍奉在側,就像《紅樓夢》中的襲人侍奉賈寶玉一樣,由於長相漂亮,做事得體,深得弘歷之心,兩個人偷偷相愛,並在弘歷19歲那年為之生育了第一個皇子永璜,三年後再生皇二女。可惜,哲憫皇貴妃壽命不永,就在乾隆繼位前一個月,她病逝了。乾隆為了表達對她的愛意,於乾隆十年追封她為皇貴妃,並在乾隆十七年恩準她葬進乾隆裕陵地宮,與皇帝合葬,這也許是她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吧。

鹹豐妃嬪行樂圖

2.民族的烙印

我國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清王朝是個以滿洲貴族統治為主體的封建王朝,其後宮在民族構成上必然呈現出明顯的民族特征。

清朝諸帝中後妃人數多寡不一,其中努爾哈赤16人,皇太極15人,順治帝32人,康熙帝55人,雍正帝25人,乾隆帝41人,嘉慶帝19人,道光帝20人,鹹豐帝18人,同治帝5人,光緒帝則只有3人,統計起來概為249人,這只是档案中明確記錄的數據,實際上由於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可能受到人數多少的限制,真實情況比這些可能要多得多。比如,康熙帝的宮廷档案中,就有數百位大答應、小答應,不過由於她們沒有生育或沒有得到正式冊封,而未能載入玉牒,最終不能葬入皇家陵園。

前文所述,努爾哈赤起兵之初,為了統一女真,將自己的婚姻定位在部落通婚上,也就是女真各部間互相通婚;而皇太極則采用滿蒙聯姻的政策,以達到滿蒙軍事上的合一地位。所以這兩位首創帝王定下的婚姻格調一以貫之,從來沒有改變過。大清後宮中,基本上是以滿族和蒙古族這兩個民族的女子占據主導地位。從現有档案分析,清宮後妃的民族構成主要有五類。

強勢的蒙古貴族

主要是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的女子。強大的蒙古實力,使得清帝在擇後時,不得不加以考慮。博爾濟吉特氏,居內喀爾喀蒙古五部之一的科爾沁部,為蒙元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乃蒙古一大姓,世代貴族,人口繁衍興盛,具有一定的政治勢力。努爾哈赤興起時,博爾濟吉特氏尚認識不到他的前途。到太宗時,博爾濟吉特氏台吉等誠心歸服,太宗、世祖俱賜以宗室封號,親如骨肉,結為姻親,累世不替。在清朝27位皇後中,博爾濟吉特氏女子就有6位。這一特點,在清初表現得最明顯,皇太極朝2位,順治朝2位。康熙以後,蒙古對清廷的影響越來越小,其後宮中女子的所占份額也就越來越少,雍正、乾隆、嘉慶時期基本上沒有顯赫蒙古女子入宮。而在清廷中所封的21位皇貴妃中,就沒有蒙古族屬,因為只有到康熙以後,皇貴妃這一等級才被正式載入史冊,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血統純正的滿洲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