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福禍相依的母子關系

作為帝王後妃,能夠被寵幸生子,是其人生發生轉折的開始,一旦皇子將來做了皇帝,繼承大統,那自己就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太後了。可是,如果皇子不爭氣,或時運不佳,也會帶來不濟的命運,到時候,她們是否後悔,當初不該生下此子,也未可知。從大清後宮母與子(或母與女)之間發生的是是非非中,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1.母以子貴賤

母子之間的關系,在復雜多變的宮廷鬥爭中,歷來最具戰鬥力。因而,每一位妃嬪,都渴望生一位皇子,即使做不了皇帝,將來兒子長大成人,分府出去,自己也有了宮外的落腳之處。最主要的還是皇帝的態度,看到自己生育了皇子,為愛新覺羅家族延續後代立下了功績,當然會心存感激。但難免有例外,有的皇帝也會因為一點小事,遷怒於後妃。

翻身得解放的“甄嬛”

清代,皇子繼承了帝位,按制,母親被尊為皇太後,皇太後由當朝皇帝供養,備極榮耀。細數清朝的皇太後,可以真正理解母以子貴的含義。

皇太極的生母孝慈高皇後,17歲時生下皇太極,29歲去世時,丈夫努爾哈赤尚在,沒有做過皇太後。順治帝的生母為孝莊文皇後,即莊妃,丈夫皇太極死時,她32歲,6歲的兒子繼承了帝位,她做了皇太後,一直到順治十八年,她在選後、立國等諸多方面費盡了心思,但也擁有一定的權力。順治死去,康熙嗣位,身為太皇太後的她起了一語定乾坤的作用,康熙對祖母備極孝養,尊崇有加,孝莊於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去世,壽75歲。

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後,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康熙帝,年僅15歲,康熙元年,玄燁以8歲幼齡繼位,尊生母為慈和皇太後。慈和身體一直不好,雖身居高位,但無福享受,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即崩逝,年僅24歲。

雍正帝生母烏雅氏孝恭仁皇後,18歲時生下雍正帝,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崩,僅做了半年皇太後,壽63歲。相傳,她不滿兒子得位手段,對兒子擬給她的“仁壽皇太後”徽號和從永和宮遷至寧壽宮的旨意都以在喪期中加以拒絕。尤其是兩個親生兒子胤禛和胤禵(允禵)鬧對立,令她十分頭痛,不久患了病。有一次,她要見小兒子,雍正大怒,太後便撞柱而亡。

“甄嬛”原型——乾隆皇帝生母崇慶皇太後像。

乾隆帝生母孝聖皇後,13歲以秀女入宮,身份卑微。可是她聰明伶俐,做事得體,在雍正繼位後,即升為熹妃,再晉皇貴妃。乾隆繼位後,尊為崇慶皇太後。弘歷12歲那年,熹妃奉特旨攜子覲見聖祖,聖祖見她相貌不凡,連誇她是個“有福之人”。果然,乾隆繼位後,備極孝順,多次侍奉其下江南,巡五台,幸盛京,遊山玩水,享盡人間奢華,在宮中度過73個春秋,享年86歲。

關於孝聖皇後有兩點引人矚目:

其一,她的身上充滿了謎團。

1.姓氏之謎。一個人的姓氏怎麽會是一個謎團呢?本應是百分之百肯定的事情,可是,這個熹妃卻給人們留下了思考的余地。雍正元年,胤禛即位,大封後宮。在資料中,關於熹妃的記載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結果。一個是姓錢,是個漢人。《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永憲錄》中的記載和這個記載一樣。這些資料本應是可信的,但另外一種說法就完全不同了,說她姓鈕祜祿,是滿洲人。《清世宗實錄》:“格格鈕祜祿氏封為熹妃。”這是官方的記錄。

2.生子之謎。熹妃生有一子,那就是弘歷。《清皇室四譜》記載:“(弘歷)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時,生於雍親王藩邸,母王府格格鈕祜祿氏。”其他資料也都做了類似的記載,應該不會有什麽爭議了。可是,在歷史上卻產生了兩個大爭議。一是乾隆生母各異。關於乾隆帝生母產生了幾種說法,有的說是陳閣老的兒子。陳閣老就是浙江海寧大學士陳世倌,他和雍親王同時生了孩子,陳閣老生了男孩,胤禛生了女孩,是胤禛與陳世倌交換了孩子,重演了歷史上“狸貓換太子”的鬧劇。有的說是漢女傻大姐所生,故事講,雍親王在熱河打獵時,喝了鹿血壯陽,情急之下,和一個醜陋的漢女發生了苟且之事,生下弘歷。而官方記載,當然是鈕祜祿氏熹妃所生,档案留有記錄。真是迷霧重重,讓人難以選擇。二是乾隆出生地迥異。歷史記載有兩個,一為北京雍和宮,一為承德避暑山莊。

其二,孝聖之福。

福從何而來?是金口玉言。說熹妃有福,不是市井傳出來的,而是她的公公康熙帝所說。事情發生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十二日,正是牡丹花盛開的季節,胤禛把父皇康熙帝請到雍親王住地獅子園,賞牡丹花,其時,12歲的弘歷隨父王一同覲見康熙帝。康熙帝看見這個孩子長相俊美,又聰明伶俐,十分喜愛。弘歷也很做臉,給爺爺背誦了周敦頤的《愛蓮說》,一點兒不磕巴地背誦完,康熙帝大喜,感到後繼有人,十分高興。於是,說了一句語驚四座的話,說弘歷“福將過予”(《乾隆帝禦制詩文集》)。就是說,這個孩子的福氣將超過我。然後,他命令雍親王妃,把弘歷親生母親叫來,要看看。熹妃就這樣,第一次拜見了自己的公公康熙帝。康熙帝看到熹妃之後,有什麽反應呢?資料《清代後妃傳稿》這樣記載:“皇祖連謂之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