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後的宮殿

清代的後妃較之前朝來講真是太幸運了。不僅在入關之初就廢除了殉葬制度,使這些死於皇帝之後的女人得以壽終正寢,而且,歿後的喪葬也盡量做得風風光光,稱得上死後哀榮。後妃的陵寢或典制大備,或等級森嚴,使人深感皇家喪葬的威嚴、秩序和富有。這些生前盡心侍奉皇帝的後妃們,死後又規矩地來到各自的墓穴裏,靜靜地守望著、期盼著,使肅穆安靜的陵園裏更增加了一份唯美主義的淒婉。

1.皇後陵

老皇帝死了,新皇登基,新皇帝的母親如果還活在世上的話,那就是名副其實的皇太後了,被稱為聖母皇太後。這個時候的皇太後會覺得前所未有的威風,自己辛苦帶大的兒子如今成了萬民之主,真是名副其實的揚眉吐氣了。於是,在享受榮華的同時,開始像新皇登基後要為自己選擇萬年吉地一樣,也要為皇太後選擇墓地,成為百年後的永遠歸宿。

這個時候,新皇帝真的是心甘情願地為母後做事了。

其實,清代建造皇後陵是一個獨創。清代陵寢制度源於明代,可是,明代沒有皇後陵,那麽,死在皇帝駕崩以後的皇太後要葬在哪裏呢?原來,明陵地宮有三條隧道。可各自應時啟閉。如《明史·後妃傳》記載,“(明英宗孝莊皇後)成化四年九月合葬裕陵,異隧,距英宗玄堂數丈許,中窒之,虛右壙以待周太後”。1957年,發掘明定陵地宮,證實了這一記載。

和明陵地宮不同,清代帝陵地宮只有一條墓道,皇帝入葬地宮之後,地宮墓道就要關閉石門,永世不再打開了。所以,為健在的皇太後建陵,也是現實的需要。

寧靜的守護——昭西陵

清代在關外沒有建造皇後陵,包括死在皇太極後面的孝端文皇太後。順治六年(1699年)四月十七日,皇太後駕崩,終年51歲。遺體運回盛京後,火化為一壇骨灰,葬入昭陵地宮之中,這就為早已對漢文化感興趣的孝莊文皇後所不能接受了。因為,漢族士大夫很鄙視火葬,認為那樣把先人的屍體燒掉,野蠻而無情。所以,孝莊文皇後決定死後不要火化自己屍體。可是,如果要同皇太極葬同一地宮之中,既有骨灰壇子,還有巨大的棺槨,很不成格局。還是不要和皇太極葬在同一地宮中吧,這是孝莊文皇後的想法。於是,她臨終前很神秘地把康熙帝叫到跟前,商量解決的辦法。康熙帝聽從了祖母的意見,在東陵為祖母建了一處暫安奉殿。這個“暫安奉殿”一直延續了37年,直到雍正帝繼位,才將其改造為“昭西陵”。

這座昭西陵如同主人孝莊文皇後一般,默默守護在清東陵風水墻之外。

然而,昭西陵中的墓主人孝莊文皇後死後不歸葬東北昭陵,而葬在東陵,引來人們議論紛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關於“太後下嫁”的傳聞。可以說,所有持“太後下嫁”觀點的史學家們都到昭西陵來尋找依據,好多史家認為這是“太後下嫁”的鐵證:

首先,孝莊所謂的臨終遺囑引來後世的諸多質疑。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康熙帝諭:“太皇太後疾大漸時,諭朕曰:‘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皇父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諄諄降旨,朕何敢違!伏思慈寧宮東,新建五間,太皇太後在日,屢曾向朕稱善,乃未及久居遽爾遐升。今於孝陵近地擇吉修建暫安奉殿。”

孝莊的這番話,是其死後由玄燁轉述的。可是,雍正即位之初,於雍正二年二月初五日,再次轉述孝莊這些話時,除了玄燁所述內容之外,又加入“若另起塋域,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的內容。同是一道諭旨,何以前後有如此大的差異?如果真像雍正所說“恐勞民動眾”,那麽,康熙在籌建暫安奉殿時,卻將禁城內新建五間特地拆運至遵化,擇地修建,其大殿為重檐廡殿頂,在東陵所有陵寢中規制為最高。而雍正在改擴建昭西陵時,添建了方城、明樓,又建其他後陵所沒有的小碑樓,這難道不是勞民動眾嗎?

為了否定合葬昭陵,雍正帝直言不諱道:“朕惟禮經雲‘合葬非古禮’,先儒又雲‘神靈有知,無所不通’。是知合與不合,惟義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於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義。”雍正的這些話,在清朝典籍,確實查之有據。盡管這些理由言之鑿鑿,可是,死於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六日的孝端文皇後,同是在關內,卻於翌年三月二十六日,葬入昭陵,與太宗合葬。孝莊即便不能與之合葬,但陪葬一帝卻是符合古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