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後的宮殿(第6/11頁)

私人筆記《愛月軒筆記》將李蓮英的記憶清楚地記錄下來。觀後令人瞠目結舌。書中記錄慈禧不僅把地面建築搞得異常豪華,地下的棺槨陪葬品也是舉世罕見。企圖到另一個世界裏繼續享用人間的奢華。

在棺底,先鋪上3層金絲串珠繡花錦褥和1層珍珠,厚1尺多。慈禧身穿金絲串珠彩繡袍褂,頭戴珍珠串成的鳳冠,冠上綴一顆大如雞卵、重4兩的珍珠。慈禧的衾被上有一朵大牡丹花,是用珍珠串成的。其手鐲是用鉆石鑲成的1朵大菊花和6朵小梅花連綴而成。

在慈禧屍身周圍,有秩序地放入葬品。頭部上首為一翡翠荷葉,腳下為一朵碧璽大蓮花,腳下左右各踩翡翠西瓜1個、甜瓜2個、白菜2棵。這幾件玉石制品極為名貴,其中的翡翠西瓜為綠皮紅瓤黑籽白絲;翡翠甜瓜各不一樣,一對為青皮白籽黃瓤,一對為白皮黃籽粉瓤;兩棵翡翠白菜均綠葉白心,菜心上伏著一只滿綠的蟈蟈,葉旁伏兩只黃馬蜂。

慈禧屍體的左邊,放著一枝玉石蓮花,三節白玉石藕上,長有天然的灰色泥汙,節處長出綠荷葉,開粉紅蓮花。屍體的右邊,放著一枝玉雕紅珊瑚樹,上繞青根綠葉紅果實盤桃一枝,樹頂伏一只翠鳥。

為了填補棺縫,又向棺內放入大量珍寶:18尊蚌佛,金佛、翠佛、玉佛、紅寶石佛各27尊,翡翠桃10個,紅黃寶石杏60個,黃寶石李子100個,紅寶石棗40個,番佛48尊,珍珠4升,紅藍寶石2200塊,玉制十八羅漢。所有這些寶物放好後,最上面蓋一件網珠被,被上綴2分重珍珠6000顆。

這些珠寶,將慈禧的內棺填充得滿滿當當,慈禧在這些奇光異彩的光環之中,得以“超生”。

慈禧生前的奢華成性,已是中外聞名。地面建築的富麗堂皇更是人所共知。她死後隨葬珠寶的秘密歷來被人揣測,成為不法之徒覬覦的目標。1928年,盤踞在薊縣馬伸橋一帶的兵匪孫殿英,決心盜掘慈禧陵。

盜掘慈禧陵的是孫殿英手下的師長潭溫江。這夥人來到慈禧陵後,進行掃蕩式搶劫。先將慈禧陵地面上的寶物巡視一遍,只見三殿的64根明柱上纏繞著鍍金銅龍,所有彩畫均為金帛貼飾,大殿裏更是供奉著名目繁多的寶物。

匪兵們將64根柱子上的金龍全部拆走,又將大殿所供之物盡行掠去。看看再沒可拿之物,匪首命令將大殿天花板拆下。細看這些天花板,正龍圖案,周邊祥雲,全為金帛貼飾;其木質為黃花梨木,十分珍貴。在大殿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5塊半天花板,就是當年盜劫後的遺存。

潭溫江率兵進入寶城後院,幾經周折,找尋到地宮的入口處,即下令用炸藥炸開缺口,一班兵匪蛇行而入,撞開兩道石門,來到金券。金券面積並不大,正面有一棺床,床上有一金光閃閃的棺槨,聞名中外的慈禧太後就躺在裏面。

匪徒們小心地撬開了內棺,幾名荷槍實彈的兵士圍在外面,槍口對準棺內,以防慈禧詐屍傷人。一掀開棺蓋,滿棺的珠寶放射出奇光異彩,竟掩去了手電筒的光芒。慈禧躺在棺木中,披金掛玉,細看面目,毫無朽變,如活人一樣,而她的手指上,卻已長出一寸長的白毛。過了約十幾分鐘,慈禧的屍體面目由於見了光和空氣,變黑了。

審視棺中寶物,四角所置翡翠大西瓜綠皮紫瓤,中間切開。瓜子黑色,霞光由切口處射出;太後頭枕玉枕,放綠光;太後口中所含夜明珠放白光,這顆珠子分開是兩半,合攏是個球,夜裏寒光四射,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兵匪見財起意,將慈禧屍體拉出棺,扔在地宮西北角,頭朝下,盡取棺中寶物。

東陵盜案發生後,遜帝溥儀怒火萬丈,他電告蔣介石和閻錫山,請求懲治孫殿英。可是,孫殿英為了脫身,便四處送禮,將棺中所盜最為珍貴之物慷慨饋送國民政府大員:將裕陵所盜朝珠送給了戴笠,乾隆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朝靴上的部分寶石送給了孔祥熙,將慈禧口含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這樣,孫殿英得以逍遙法外。

灰頭土臉的遜帝溥儀,只好派人重殮西太後遺體。遺臣們發現,慈禧太後的屍體側臥在西北角的棺蓋下面,臉朝下,頭北腳南,左手反搭於背後,青黑色的頭發散而不亂,發根系有紅頭繩。慈禧上身裸露,貼身內衣全被扒去。肉皮貼骨,身上出現拳頭大小的數點斑痕,遍體生有白毛。

婦差們用黃綢束緊慈禧屍身,慢慢轉過來,只見慈禧面目蒼白,二目無珠,深陷成坑。唇下有傷痕,相傳是匪兵為摳出口含寶珠所致。婦差將棺內擦凈,將慈禧屍身先放入,再將其生前剪下的頭發及指甲、牙齒包好,放於左右,胡亂殮葬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