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半壁:蕭梁的覆滅(下)(第2/2頁)

李子通勢力迅速壯大,杜伏威時刻擔心被吞並,幾經猶豫之後,終於率部歸降唐朝。九月十二日,杜伏威被李唐朝廷任命為淮南安撫大使兼和州(歷陽郡改)總管。

武德三年十二月,就在李世民與王世充大戰於東都時,李子通也渡長江南下,大舉進攻沈法興,占領京口(今江蘇鎮江市)。沈法興命仆射蔣元超在庱亭(今江蘇常州市西北)阻擊李子通,結果他戰敗陣亡。沈法興遂放棄毗陵,亡奔吳郡(今江蘇蘇州市)。此後,丹陽、毗陵等郡全部被李子通占據。

其時杜伏威已被唐朝封為東南道行台尚書令、上柱國、吳王,並賜姓李,寵遇甚隆,自然負有平定一方之責。為了遏制李子通的擴張勢頭,杜伏威命行台左仆射輔公祏、大將闞稜、王雄誕率數千精銳渡過長江,攻克了丹陽,並在溧水(今江蘇溧水縣)與李子通展開會戰。唐軍起先取得了優勢,在追擊時卻遭到李子通反撲,結果失利。當天夜裏,李子通因取勝而輕敵,紮營不設防備,勇將王雄誕率數百名親兵襲擊吳軍大營,大破李子通,俘虜數千人。李子通狼狽逃回江都。

不久,李子通糧草告罄,只好放棄江都,退守京口。於是和州以西全部被杜伏威占據。杜伏威將總部遷至丹陽,步步進逼李子通。李子通再次放棄京口,轉而攻擊退守吳郡的沈法興,並將其徹底擊潰。沈法興僅帶著數百人逃亡,最後身陷絕境,投江而死。

消滅沈法興後,吳帝李子通聲勢復振,於是遷都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將沈法興原有地盤全部吞並,其勢力範圍北至太湖,南到仙霞嶺,東至會稽(今浙江紹興市),西到宣城(今安徽宣州市),成為與梁帝蕭銑、楚帝林士弘鼎足而立的南方三大割據政權之一。

武德四年十一月初,亦即李孝恭和李靖掃平蕭梁的半個月後,杜伏威派遣麾下猛將王雄誕率部進攻余杭,李子通親率精銳駐防獨松嶺(今浙江安吉縣南)。王雄誕命部下在獨松嶺上遍插唐軍軍旗,並在夜晚燃起大量火把綁在樹上。於是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李子通從營寨中向外望,似乎漫山遍野都是唐軍。李子通大為恐懼,遂焚燒大營,退守余杭。王雄誕揮師追擊,在余杭城下大敗李子通。

十一月初七,走投無路的李子通不得不向唐軍投降。隨後,王雄誕又接連逼降當地的變民首領汪華、聞人遂安等人,於是徹底平定江表。王雄誕因功被李唐朝廷擢為歙州(今安徽歙縣)總管,封宜春郡公。

至此,帝國的南方只剩下據守余幹(今江西余幹縣)及附近幾個州縣(約今江西省大部)的楚帝林士弘了。

在所向披靡的唐軍面前,這最後一個割據政權還能苟活多久?

答案可想而知。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十月,林士弘命其弟林藥師進攻循州(今廣東惠州市),結果林藥師戰敗身亡。隨後林士弘的大將王戎又以南昌州(今江西永修縣)降唐。林士弘在四面唐軍的強大壓力下放棄余幹,帶著殘部逃到安成(今江西安福縣)的一個山洞裏,最後又被唐軍擊敗。林士弘憂懼而亡,其部眾作鳥獸散。

至此,林士弘的割據政權前後歷六年而亡,帝國南部的半壁江山宣告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