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兵 制

隋、唐之兵制,亦承時勢而漸變。隋文帝平陳後,頗有意於偃武修文,然行之未卒其事。其時關內及緣邊要地,仍行府兵之制。唐初亦沿之,而尤注意於關內。蓋周行是制生效,故隋、唐二代皆沿之也。然是制與事勢,實不相容,故至開元時遂變廢矣。

隋平陳後,詔罷山東、河南及北方緣邊新置軍府,已見第二章第一節。曰“新置”,則舊有者之不罷可知。《隋書·許善心傳》言:煬帝時,左衛大將軍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數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罷。攝禦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稱被役。經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滿日,其數雖多,不合通計。縱令有實,亦當無罪。諸兵士聞之,更雲初不被役。上欲釋之。付議虛實,百寮鹹言為虛。善心以為“述於仗衛之所,抽兵私役,雖不滿日,關於宿衛,與常役所部,情狀乃殊。又兵多下番,散還本府,分道追至,不謀同辭,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狀分明,此何可舍?”可見宿衛之兵,皆出於府。《食貨志》言煬帝將事遼碣,增置軍府,掃地為兵,租賦之入益減,可見欲增兵者,必增置軍府。軍府增而租賦減,又可見自周已來,為府兵則租庸調皆免之制仍存也。然其後之募益驍果,則純為募兵之制矣。其統率之制:《通典》雲:“隋初,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武候各領軍坊、鄉團,以統戎卒。開皇中,置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二將軍。大業三年(607年),改驃騎府為鷹揚府,驃騎將軍為鷹揚郎將,車騎將軍為鷹揚副郎將。五年(609年),又以鷹揚副郎將為鷹擊郎將。九年(613年),別置折沖、果毅及武勇、雄武等郎將官,以統領驍果。”《職官典·折沖府》。《隋書·百官志》雲:“十二衛各置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總府事,並統諸鷹揚府。改大都督為校尉,帥都督為旅帥,都督為隊正,增置隊副以貳之。其軍士:左右衛所領名驍騎,左右驍衛所領名豹騎,左右武衛所領名熊渠,左右屯衛所領名羽林,左右禦衛所領名射生,左右候衛所領名佽飛,而總號衛士。每衛置護軍四人,掌副貳將軍,將軍無則一人攝。尋改護軍為武賁郎將,而置武牙郎將六人副焉。”又雲:“鷹揚每府置越騎校尉二人,掌騎士。步兵校尉二人,掌步兵。折沖郎將掌領驍果,果毅郎將貳之。其驍果,置左右雄武府雄武郎將以領之,以武勇郎將為副。”

唐初亦沿周、隋之制。《新書·兵志》曰:“武德初,始置軍府,以驃騎、車騎兩將軍府領之。析關中為十二道:曰萬年道、長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華州道、寧州道、岐州道、豳州道、西麟州道、涇州道、宜州道,皆置府。三年(620年),更以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鉞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豳州道為招搖軍,西麟州道為苑遊軍,涇州道為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軍置將、副各一人,以督耕戰,以車騎府統之。《舊紀》:武德二年七月,置十二軍,以關內諸府分隸焉。《傅奕傳》雲:十二軍之號,奕所定。六年(623年),以天下既定,遂廢十二軍。改驃騎曰統軍,車騎曰別將。居歲余,十二軍復。而軍置將軍一人。軍有坊,置主一人,以檢察戶口,勸課農桑。太宗貞觀十年(636年),更號統軍為折沖都尉,別將為果毅都尉。諸府總曰折沖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新書·地理志》,於各府州之下,皆注雲有府若幹。《廿二史考異》雲:按《地理志)所載軍府數之,關內道二百七十三,河南道六十二,河東道一百四十一,河北道三十,山南道十,隴右道二十九,淮南道六,江南道二,劍南道十,嶺南道三,實止五百六十六,而關內乃有二百七十三,與《志》頗不相應。而《百官志》雲:三輔及近畿州都督府皆置府,凡六百三十三,則又與兩數俱別。《通典·州郡篇》雲五百九十三,《職官篇)雲五百七十四。《唐會要》雲:關內置府二百六十一,又置折沖府二百八十,通計舊府六百三十三。《陸宣公奏議》雲:太宗置府八百,在關中者五百。杜牧《原十六衛》雲:外開折沖府五百七十有四。王伯厚引《鄴侯家傳》雲:諸道共六百三十府。又引《理道要訣》雲五百九十三。唐人述府兵之數,言人人殊,宜乎史家莫適從也。按《唐六典》雲:天下之府五百九十四,亦見王伯厚《困學紀聞》卷十四引。《舊書·職官志·兵部》同。《通鑒》說置府之數,與《新書·兵志》同,見貞觀十年(636年)。軍府不能無廢置,唐代制度,諸書所載,或有異同,多因各據一時言之,府兵之數,蓋亦如此,不足深異也。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