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隋唐五代學術

第一節 學 校

隋初有國子、太、四門、書、算五學,仁壽元年(601年),廢之,惟立太學一所,煬帝又復之,已見第二十一章第三節。論史者多訾文帝之不悅學,其實非也。《隋書·儒林傳》曰:“曩之弼諧庶績,必舉德於鴻儒,近代左右邦家,鹹取士於刀筆。然則古之學者,祿在其中,今之學者,困於貧賤。明達之人,志識之士,安肯滯於所習,以求貧賤者哉?此所以儒罕通人,學多鄙俗者也。”又曰:“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說紛綸,無所取正。高祖膺期纂歷,平一宇內。頓天網以掩之,賁旌帛以禮之,設好爵以縻之。於是四海九州,強學待問之士,靡不畢集焉。天子乃整萬乘,率百寮,遵問道之儀,觀釋奠之禮。博士罄懸河之辯,侍中竭重席之奧。考正亡佚,研核異同。積滯群疑,渙然冰釋。於是超擢奇雋,厚賞諸儒。《本紀》:開皇二年十二月,賜國子生經明者束帛。十年十一月,幸國子學,頒賞各有差。《儒林·房暉遠傳》:文帝嘗令國子生通一經者,並悉薦舉,將擢用之。京邑達於四方,皆啟黌校。齊、魯、趙、魏,學者尤多。負笈追師,不遠千裏。講誦之聲,道路不絕。中州儒雅之盛,自漢、魏以來,一時而已。”是文帝初嘗有意於興學,且頗收其效也。不特此也。《本紀》:開皇三年四月,“詔天下勸學行禮”。《柳機傳》:族弟昂,高祖受禪,拜潞州刺史。昂見天下無事,可以勸學行禮,因上表曰:“陛下君臨四海,因情緣義,為其節文,固已三百三千,事高前代。然下土黎獻,尚未盡行。臣謬蒙獎策,從政藩部,人庶軌儀,實見多闕。仰惟深思遠慮,情念下民,漸被以儉,使至於道,臣恐業淹事緩,動延年世。若行禮勸學,道教相催,必當靡然向風,不遠而就。”上覽而善之。因下詔曰:“建國重道,莫先於學;尊主庇民,莫先於禮。自魏氏不競,周、齊抗衡,分四海之民,鬥二邦之力。務權詐而薄儒雅,重幹戈而輕俎豆。民不見德,惟爭是聞。朝野以機巧為師,文吏用深刻為法。風澆俗敝,化之然也。雖復建立庠序,兼啟黌塾,業非時貴,道亦不行。其間服膺儒術,蓋有之矣?彼眾我寡,未能移俗,然其維持名教,獎飾彝倫,微相弘益,賴斯而已。朕受命於天,裁成萬物。去華夷之亂,求風化之宜。戒奢崇儉,率先百辟。輕徭薄賦,冀以寬弘。而積習生常,未能懲革。閭閻士庶,吉兇之禮,動悉乖方,不依制度。古人之學,且耕且餐。今者民丁非役之日,農畝時候之余,若敦以學業,勸以經禮,自可家慕大道,人希至德,豈止知禮節,識廉恥,父慈子孝,兄恭弟順者乎?始自京師,爰及州郡,宜祗朕意,勸學行禮。”自是天下州縣,皆置博士習禮焉。此即《本紀》所雲三年四月之詔,讀《機傳》而可恍然於其所由來也。古之言儒學者,在朝廷之上,則思以此崇德化而緩刑誅;在閭閻之中,則思以此納民於軌物,易爭奪以和親,使奢縱者知節。自今觀之,不能先富後教,固終將徒托空言,然不能以此責古人。文帝於此二者,則可謂倦倦焉矣,而可謂之不悅學乎?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又下詔,言“武力之子,俱可學文。有功之臣,降情文藝,家門子侄,各守一經,令海內翕然,高山仰止。京邑庠序,爰及州縣,生徒受業,升進於朝,未有灼然,明經高第。此則教訓不篤,考課未精。明勒所由,隆茲儒訓”。其期望之意尤篤,然其效終不可睹。乃有仁壽二年(602年)廢學之舉。詔言“國學胄子,垂將千數,州縣諸生,鹹亦不少,徒有名錄,空度歲時”,其易轍之意可見。《儒林傳序》謂“高祖暮年,不悅儒術,專尚刑名”。

其實合前文觀之,即知舍儒術而任刑名,乃歷代相沿之積習,高祖特欲革之而未能耳。獨指為不悅學,豈得事理之平?抑歷代之於學校,皆視為粉飾升平之具,本不期其有何實效,故雖成具文,亦不失望,文帝則凡事務求實際,故睹其無效,即必從而裁撤之,則觀其廢學,正可見其初意之誠也。仁壽二年(602年)廢學之舉:《本紀》雲:國子學惟留學生七十人,太學、四門及州、縣學並廢。七月,改國子為太學。《百官志》雲:罷國子學,惟立太學一所。《儒林傳序》雲:廢天下之學,惟存國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其《劉炫傳)雲:廢國子、四門及州、縣學,惟置太學博士二十人,學生七十二人。國子、太學之存廢,《本紀》言之最悉,《志》《傳》所言皆不具。七十二人之數,則當從《儒林傳》。此蓋法孔門弟子身通六藝者之數?唐初國子學置生七十二人,蓋亦有所受之也?見下。煬帝好事文飾,正與其父相反,其復學,自亦徒有其名。《本紀》載大業元年閏七月之詔曰:“諸在家及見入學者,若有篤志好古,耽悅墳典,學行優敏,堪膺時務,所在采訪,具以名聞,即當隨其器能,擢以不次。若研精經術,未願進仕者,可依其藝業深淺,門蔭高卑,雖未升朝,並量準給祿。其國子等學,亦宜申明舊制,教習生徒,具為課試之法,以盡砥礪之道。”《儒林傳》言:“煬帝即位,復開庠序。國子、郡縣之學,盛於開皇之初。征辟儒生,遠近畢至,使相與講論得失於東都之下,納言定其差次,一以聞奏焉。”其所以拂拭而磨厲之者,似亦甚至。然虛文安能收實效?《傳》又言其“外事四夷,戎馬不息,師徒怠散,盜賊群起,空有建學之名,而無弘道之實,其風漸墜,以至滅亡”,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