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偏執症患者:海瑞

“海筆架”

  四十五歲時,鬢角發白的縣學教諭海瑞晉升為浙江淳安縣令。年近半百才熬成七品,對許多官場中人來說,得算仕途困頓,然而對於海瑞來說,卻是破格提拔。

  海瑞出身僅為小小舉人,三十七歲中舉,四十一歲才分配到福建做教諭,相當於縣教委主任。能在四年之內就升為縣令,已經讓許多人羨慕。

  破格晉升的原因是“狷介”的名聲。和現在一樣,另類的舉動往往能吸引人們的眼球,而眼球的集中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益。自從“筆架先生”的名聲傳開之後,全省官員都知道了這個脾氣有點古怪的正八品小官。

  那是海瑞任教諭的第二年,他的直接領導、延平府視學到南平視察工作,在南平縣學官署接見學官。兩名副手在海瑞帶領下進入大廳,一見到視學,一左一右急趨上前,叩頭拜見。海瑞夾在二人中間,站而不跪,只拱了拱手。視學先是驚訝,繼而羞怒,冷笑一聲,對兩旁隨從說:“喲,你們看這三個人,倒是個山字筆架!”

  兩跪,夾一站,可不是活脫脫一副山字筆架的模樣。視學覺得海瑞是有意輕慢自己,拂袖而去。海瑞認為視學缺乏正氣,不嚴格遵守帝國規定。

  開國之時,帝國就規定學官在學校見上官,拜而不跪,以體現師道尊嚴。百年之後,士風日壞,學官們為了討好上級,無所不為,跪迎上官早已相習成風。所以,海瑞的這一站就站得驚世駭俗。一下子,“海筆架”的名聲在官場上傳開了。

  “筆架先生”的名聲越傳越大。道員、學憲、按院先後前來視察,海瑞皆揖而不跪,人們想起了帝國規定,倒也無話可說。這些高級官員的涵養當然非視學可比。他們不但不和海瑞慪氣,反倒稱贊海瑞恪守禮法,堪為士範。如今的社會,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成了尋常,一旦遵守帝國規定,倒反了常,這怎麽得了!一番嘆息過後,不少人倒對海瑞有了好感。

  “另類”行為為他贏得了通省官員的注意,而他任學官以來,實心任事,把一個最清苦沒滋味的教官做得有聲有色,種種實績也就進入了大員們的視野。縣學教育在許多地方都成了擺設,學官們大都敷衍了事,學生們冒名頂替、逃學曠課是常事。而海瑞到任之後,天天盯在學校裏,訂出教約十六條,甄別學生年齡、身份,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狠抓學校紀律,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們都稱海瑞為“海閻王”,紀律確實大有好轉。屬下出現了這樣的“模範官員”,對每個封疆大吏來說都是件臉上有光的事,於是“巡按監司交章薦之”,海瑞獲得了這意外的升遷。

  事實證明,雖然明朝中葉以後,官僚體系已經整體腐化,但是,官僚集團還是希望並且需要“清官”。雖然大家都在腐化中撈到了好處,然而如果這個社會最終因腐化而崩潰,大家豈不連身家性命都不保,再多好處又有什麽用?

  而且,刻苦自礪,贏得“直聲”,積累一定的聲譽資本,也是仕途起步時的一種做法。隨著歷練增加,人們相信這樣的人最終都會融入官場大秩序中去,而且可能比別人混得更“明白”。海瑞的上司無疑也希望海瑞早日歷練成熟,在仕途上取得更大成績,早日回報自己的提拔。

  誰也沒想到,“海筆架先生”要把這種“另類精神”貫徹到仕途生涯的始終。

孤兒的聖人夢

  瓊山海氏是海南望族大戶,歷來以詩禮傳家。史載,海瑞父“警敏不羈,不事家人生業”,應是個性很強的家庭叛逆,不務正業,致使家道中落。海瑞四歲,父親即去世了,全部家庭重任都落到了海瑞母親,年僅二十八歲的謝氏頭上。

  孤兒的性格往往是相似的,特別是那些早年喪父的人,母親們會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們身上,對其嚴加管教。由於母親的日夜灌輸,他們的道德感比常人要強烈,異常孝順。王莽、王安石、蔣介石、胡適,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以胡適為例,他四歲喪父,自述母親“雖不知書識字,卻把她的全副希望放在我的教育上”,“每天天還未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在床上坐起。然後把對我父親所知道的一切告訴我……她說我唯有行為好,學業科考成功,才能使他們兩老增光;又說她所受的種種苦楚,得以由我勤敏讀書來酬償”。一旦稍稍貪玩,立刻是一頓痛打,打了之後,又是一場痛哭,哭自己命運的悲慘,守寡的艱難,讓屁股疼痛的胡適臉上發燒。在母親的教誨期望下,胡適小小年紀就成了老夫子,終日苦學。長大以後,終生克己,並且極為孝順,甚至為母愛而犧牲了自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