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史篇】 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

●埋藏親人的遺體:既夕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十八

埋藏親人的遺體:既夕禮

喪禮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通過小斂、大斂等方式,將遺體處理後裝入棺柩。喪禮後半部分的主題則是將棺柩安葬。《說文解字》雲:‘葬者,藏也。‘葬的目的是掩藏屍體。遠古時代沒有墓葬制度,人們通常親人遺體棄置野外,再用薪草掩蓋,《說文解字》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故人持弓,會敺禽也。‘由於親人的遺體每每為鷙禽猛獸撕咬,子女內心不忍,於是守在遺體旁,用彈弓驅趕鳥獸。相傳到黃帝時開始使用棺槨,將遺體深埋,入土為安,體現了文明的演進。

《既夕禮》經文的第一句是‘既夕哭‘,古人好取開頭兩字作為篇名,所以將喪禮下篇名之為‘既夕‘。‘既‘是已經,既夕哭是夕哭之後。大斂之後,喪家朝夕哭於殯。到葬前二日的夕哭之後,喪家開始安排落葬事宜。

一、殯後居喪

大斂成殯之後,喪主哀毀無容,居住在門外倚墻搭建的喪廬中,晚上寢臥在草席上,用土塊作枕頭,首绖和腰绖都不解下。時刻想念著逝去的親人,悲之所至就號哭,晝夜都沒有定時,與喪事無關的話不說。只是喝粥,早晨煮一把米,傍晚煮一把米,不吃蔬菜和水果,熱孝在身,完全沒有心思去想飲食的滋味。喪主出行時乘坐的是粗劣的木制喪車:車箱的頂蓋用尚未長成長毛的白狗皮制作,車後面和兩側的藩蔽用蒲草做成,駕車的馬鞭用蒲草的莖制作;武器囊是用狗皮做,車轂端頭的銷釘是木質的,登車用的引繩和轡都是用繩子做的,馬嚼子是木質的;駕車的馬的鬃毛不加修剪。喪主配偶的車也是如此,只是車中的帷幕是用大功之布制作的。

每月初一,童子要左手拿著掃帚,末端向上,跟隨撤祭席者入室。設祭席之前,先撤去原先前設的祭席,童子掃除室內的塵土,垃圾堆在室內的東南角。祭席設置完畢,童子拿起掃帚,末端下垂,斜向自己,跟隨執燭者出室。平日燕居時用的物品、朝夕吃的食物、沐浴用的水,都和往日一樣在燕寢中準備著。

二、啟殯

啟殯在天色微明時舉行,殯宮門外點燃了兩支燭炬,用以照明。靈柩還半埋在堂上的坎穴內。喪家的眾男女在門外朝夕哭的地方即位。為了避免喧囂之聲的幹擾,此時在場的人都要停止哭泣。

喪主向各位前參加葬禮的賓客行拜禮後,走進殯宮門,到堂下即位。接著,有司連續三次發出‘噫興‘的叫聲,以警醒死者的神靈;又連喊三次‘啟殯‘,告訴死者的神靈行將出發。男女們開始號哭。祝將放置在坎穴前、寫有死者名號的銘旌取出,插在庭中的‘重‘上。喪主哭踴,不計次數。有司將靈柩從坎穴中徐徐起出後,有司用大功之布拂拭靈柩,並將小斂時用過的夷衾覆蓋。

死者生前每逢外出必須報告長輩,是所謂‘出必告‘。此時人已逝世,即將葬入墓地,但行前首先要到祖廟中告別,以最後一次表達孝順之心,這一儀節稱為‘朝廟‘或‘朝祖‘。這是一種相當人性化的處理,所以《禮記·檀弓》說:‘喪之朝也,順死者之孝心也。其哀離其室也,故至於祖考之廟而後行。‘

古代因身份尊卑的不同,廟數有其等差: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二廟。士的二廟是指父廟(或稱禰廟、考廟)和祖廟。士有上士和下士之別,廟制也就不同,上士父與祖各有一廟,下士則是父、祖同廟,稱為祖廟。因此,下士朝廟一天就可以完成,而上士則要先朝禰廟、次日再朝祖廟,兩天才能完成。

《既夕禮》是下士的喪禮,所以喪家在落葬前兩天的夕哭之後開始安排葬事,次日朝祖,再次日安葬。如果是上士,則要在落葬前三天的夕哭之後開始安排葬事,中間空出兩天朝父廟和祖廟。

三、朝祖

將靈柩從殯宮遷往祖廟,用的是一種稱為‘輁軸‘的器具。輁軸的樣子略如長方形的木框,但前後各有一根可以滾動的軸。遷柩的隊伍,將插有銘旌的‘重‘作為前導安排在最前面,接著是祭品、燭炬、靈柩,接著又是燭炬,最後是喪主及其親屬。喪家的隊伍排列,男子在前,女子在後;而無論是男是女,都按照與死者關系的親疏為序,親者在前,疏者在後,因為前面就是靈柩。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2 20:21 回復此發言

83回復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到達祖廟後,靈柩不能從阼階擡上堂,因為那是廟主--也就是父、祖專用的台階;而要從西階上堂,表示依然在行人子之道。祭品先放在堂下,等正柩後再上堂陳設。喪主跟隨靈柩之後上堂。接著婦人上堂,面朝東而立。眾主人在東階下即位。靈柩要放在堂上的兩楹柱之間的正中之處,因為這裏是尊者的位置。接著將靈柩的方向調正為頭朝北,並將靈柩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夷床上。喪主站到靈柩東側,面朝西。‘重‘與在殯宮時一樣放在中庭。有司先將堂上陳設的舊奠撤除,接著為遷柩於祖廟而設新奠,這就是所謂‘遷祖奠‘。喪主在堂上哭踴,然後下堂向來賓行拜禮,再到阼階前哭踴。喪主之婦及大功以上的親屬在東階上面朝西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