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富可敵國(第2/2頁)

“區區小事,不足掛齒。”陳恪搖頭微笑道。

李維所說的避免損失一事,關系到一賜樂業人賺取財富的門道……這些極具商業頭腦的天才,從不經營實業,而是利用自己敏銳的商業嗅覺,捕捉回報最高的商機,然後砸下重金,賺取暴利。

這時候什麽最賺錢?北方是軍隊回易、南方是海上貿易。海上貿易不用說,至於邊軍回易,簡單說來,就是軍隊搞經營生產,宋朝對內實行重點物資,如鹽、鐵、酒之類由國家專賣,以保證財政收入。對外則實行戰略物資貿易禁運,以削弱敵國的實力。

一般人很難違抗王法,但軍隊搞經營,朝廷就不好管了。加之在宋朝這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軍官們又沒啥前途可言,只有一門心思撈錢了。於是在開國近百年後,大宋的軍隊……尤其是天高皇帝遠的邊防軍,開始販鹽、釀酒、開礦、走私,專幹老百姓幹不了的買賣。

一般人也想象不到,這一行有多厚的暴利。還是簡單舉個例,比如麟府路鈐轄賈逵在任時,命令禁軍五人組成一保,發給本錢十萬文,五十天為一個貿易周期,允許士兵外出經商,五十天後,五名士兵負責向官府交納利息錢四十萬文。

五十天,百分之四百的利潤,也難怪種家軍一年的收入,足有五十萬貫以上了。

天下最賺錢的買賣中,豈能沒有一賜樂業人的身影,他們以雄厚的財力,向軍隊提供借貸,賺得盆滿缽滿,這就是一賜樂業人的生財之道。

然而春天時,陳恪告訴白雅銘,朝廷馬上就要禁止回易了!

白雅銘不信,陳恪又說,這個消息值五萬貫,我們打個賭,如果我說對了,你給我五萬貫,如果我說錯了,我存在你那的五萬貫,就不要了。

白雅銘終於信了幾分,但他不惜重金打探,都沒有得到任何風聲,他甚至懷疑,這是不是競爭對手想搶占份額,讓陳恪釋放出來的假信號?

最終,還是謹慎戰勝了一切,白雅銘暫時收縮信貸規模,將放款數目砍去了一半。結果八月初一,官家下詔,從今往後,禁止差派禁軍參加回易活動!盡管不知道這道禁令能管用多久,但對放款人的貸款安全,卻是致命的威脅……許多軍隊紛紛開始賴賬,各大大小小的放款人都損失慘重。

盡管一賜樂業人也損失不小,但他們財大氣粗,加之放款規模縮小一半,應該還能撐得過去。

白雅銘十分後悔沒全聽陳恪的話,自然也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才全力向族長和祭司,推薦起陳恪來。

※※※

“聽說三郎有富可敵國的辦法?”道謝之後,李維笑眯眯道:“老朽洗耳恭聽。”

“我不僅有辦法。”陳恪笑道:“而且有三個辦法,只是都有點貴。”

“上次的消息值五萬貫。”李維淡淡道:“這次也照辦,只要三郎說出來,老朽會公道付錢的。”

陳恪點點頭道:“我先說第一個辦法,壟斷一國的金融!”

李維神情一動,卻沒應聲,繼續聽陳恪道:“金融這個詞,對一般人來說,可能無法理解。但一賜樂業人,為大宋建立了紙幣體系,想必你們早有體會。”

“不是很明白。”李維搖搖頭道。

“廣義的金融,是指有關資金融通的一切方面。”只聽陳恪緩緩道:“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什麽是信用貨幣?”李維問道。

“交子就是。”陳恪淡淡道。

“呵呵……”李維搖頭笑道:“三郎言過其實了,我們替朝廷打理交子三十年,到頭來,還不是得靠別的生意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