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百日維新始末(第2/4頁)

慈禧冷笑說:“你倒該想想,你的皇位還要不要了!”

光緒一走,慈禧就同榮祿密計乘天津閱兵之機進行兵變,實行廢立,而表面上卻裝出一副“頤養天年”的樣子,假作脫離了朝政。

但這個密計被梁啟超的內黨得知並告知了維新派。光緒同康、梁等人反復研究後,決定利用手握兵權的袁世凱除掉榮祿,從而打亂“天津閱兵”的計劃。

這袁世凱是個怎樣的人物呢?袁世凱祖籍河南項城,他少年雖有學,卻沒有取得什麽功名,平時喜歡使槍弄棒,與一幫浮浪子弟結交,惡少之名遠近皆知。學業上已沒有了指望,但他認為憑軍功可以飛黃騰達,是做人上人的捷徑,於是便投奔嗣父袁保中同寅弟兄吳長慶處。吳長慶時為山東提督,不久,袁世凱隨軍赴朝鮮,其時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海軍的創建者,大學士兼直隸總督,位高權重。袁世凱察言觀色,發現李鴻章不喜歡吳長慶,於是就在李鴻章面前說吳長慶的壞話。不久,李鴻章果然將兵權從吳長慶手中削去一半交給了袁世凱,結果吳長慶郁憤而死。而後,年方二十六歲的袁世凱在李鴻章的保奏下升為三品道員。

中日甲午戰爭時,袁世凱見李鴻章年近七旬,利用價值已不大,於是故伎重演。他將自己在朝鮮辦理軍務、外交的情況以及同李鴻章的來往電報,匯編成一本小冊子,含沙射影地攻擊李鴻章,分送給王公大臣。他知道榮祿與李鴻章有芥蒂,就頻頻出入榮府,一有機會就說李鴻章的壞話,榮祿很快將他收為心腹。就是這個見利忘義、善於投機鉆營、反復無常的勢利小人,卻被維新派看中了。

一天,光緒召見袁世凱,作了一番撫慰後,任命他為侍郎候補。袁世凱返回法華寺,興奮得連飲數杯,蒙朧中聽見一陣響聲,袁世凱忙命護從去打探,只見三個背劍的陌生人前來造訪,口稱:“要見尉帥。”

護從阻止不住,三人大步登堂入室,袁世凱不禁嚇了一跳,來者中一位高個子見袁世凱神色不定,急忙拱手一揖道:“我乃軍機處章京譚嗣同,這兩位乃是我的朋友大刀王五、通臂猿胡七,下官此來別無他意,謹向尉帥高升致以恭賀之意!”

這時,袁世凱才松了口氣。譚嗣同是維新派代表人物,又是在皇上面前紅得發紫的人,袁世凱自然心中有數,至於王五、胡七乃京師大俠,盡人皆知。他連忙客套說:“鄙人才疏學淺,有幸升遷,還望大人關照。”

譚嗣同審視了一番袁世凱,試探著問:“你對皇上的印象如何?”

善於見風使舵的袁世凱馬上順水推舟地說:“鄙人曾在海外任職,同洋人打過不少交道,深知聖上非用康南海變法之術,中國絕無中興之望。我之所以參加強學會,也是為了能夠積極投身到變法中去。”

譚嗣同見狀,就索性告訴袁世凱天津閱兵是個陰謀,慈禧和榮祿要加害皇上。一邊說,一邊從懷中掏出一幅黃鍛密旨和一支小令箭,令袁接旨。袁世凱跪地雙手接過,迅速瀏覽了一下聖旨,原來皇上命令他回天津鏟除榮祿,奪過兵權,帶兵赴京勤王。他極為驚駭,半晌無語,愣愣地跪在那裏,像一段呆木樁。

“尉帥請起!”

袁世凱這才如夢方醒,顫巍巍地站起身。譚嗣同接著又講了太後和榮祿的密謀,最後說:“現在皇上大難臨頭,只有你能救皇上。”

譚嗣同盯著袁世凱又說:“眼下皇上有難,正需臣子報效,你辦了這件大事,可升為直隸總督。如若不然尉帥可到頤和園去告發,這個功也不小,這全憑尉帥裁處了。”

袁世凱抖動著兩撇小胡子,顯出無比激動的樣子,正色說:“大人將袁某看成什麽人了!請你轉告皇上,放心就是。皇上對我恩重如山,我袁某雖肝腦塗地,無以報效!榮祿逆賊,我殺他豈不和宰一條狗一樣容易嗎?”

譚嗣同仍不放心地說:“此事關系重大,萬萬不可大意。”“老弟放心,袁某明白,明日即回天津布置。”袁世凱一臉莊重誠懇的樣子。

譚嗣同走後,袁世凱權衡利弊,最後去見榮祿,將譚嗣同的密訪一字不漏地報告給了榮祿,還將密旨和小令箭一起交給榮祿。榮祿見了這些,大吃一連夜去見了慈禧。

三、戊戌政變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九月二十一日)淩晨,光緒帝正在睡夢中,禦前太監王商喚醒了他:“萬歲爺,太後老佛爺回宮了!”

光緒一聽,腦袋頓時“嗡”的一聲,神色為之一變。因為按慣例,每年端午節到萬壽節這一段初夏到中秋之際,慈禧一向住在頤和園中消暑,此時尚早,她突然回宮,其中必有緣故。王商又低聲說:“萬歲爺,聽說老佛爺的氣色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