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裏·曼特爾和她的《提堂》(第2/5頁)

曼特爾曾表示“當時自己的人生出現了危機,”她說,“得知自己以後無法生育,健康狀況也不明朗,甚至無法治愈,書又被出版社拒絕,我那時只想回家,回到那個在非洲的家。”不過,曼特爾到底沒有被命運所打垮,在談到自己如何度過那段艱難歲月時,她是這麽說的,“我頭腦很清楚,強烈地感覺自己必須要迎難而上,我意識到自己應該去試試別的題材。於是,我創作了一部篇幅略短、標準的現代小說。”這部“標準的現代小說”就是後來1985年出版的、希拉裏·曼特爾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每天都是母親節》(Every Day Is Mother’s Day)。一年後又出版了續集《空白財產》(Vacant Possession)。從此,曼特爾便一發不可收拾,至今已創作了十一部長篇小說,一部短篇小說集及一部自傳。

1985年的處女作發表之後,曼特爾就開始涉足不同文類的創作,而且作品的題材跨度極大。小說《蓋宰大街上的八個月》(Eight Months on Ghazzah Street,1988)直接取材於她在沙特阿拉伯的生活經歷,取用一幢城市公寓樓裏鄰裏之間危險的價值觀沖突,表現伊斯蘭國家和自由的西方間的緊張關系。《弗拉德》(Fludde,1989)獲得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紀念獎,故事發生在1956年一個杜撰的名叫Fetherhoughton的北方小村,故事背景發生在修道院與羅馬天主教教堂。一個神秘的陌生人在那些受壓迫、遭鄙視的人們的生活裏帶來了煉金術般的轉變。1994年的《變溫》(A Change of Climate,1994)則將故事背景設置在諾福克的鄉下,探索了拉爾夫和安娜·埃爾德雷德夫婦的生活,他們撫育四個孩子,將畢生貢獻於慈善事業。這對夫婦早年在南非做傳教士時,曾身陷囹圄,被驅逐至貝專納(即後來的博茨瓦納),悲劇就是從那裏開始的。《愛的考驗》(An Experiment in Love,1995)獲得霍桑登獎,故事發生在1970年的兩個大學學期,記錄了三個女孩離家去倫敦讀大學的過程。撒切爾夫人的形象在小說中有過驚鴻一現,小說主要探討的是女性的欲望和理想,暗示她們經常受到打擊和阻礙。

盡管創作的題材多種多樣,但曼特爾始終還是對歷史題材青睞有加。接下來的1998年,曼特爾再度挑戰歷史小說題材,根據18世紀末的真實歷史人物查爾斯·奧布萊恩的故事,創作了《巨人奧布萊恩》(The Giant O’Brien)。小說沒有將奧布萊恩和他的對手蘇格蘭醫生約翰·亨特當成歷史人物來寫,而是把他們寫成一個黑暗暴力的童話中的虛構主人公,也是啟蒙時代的必然受害者。曼特爾還為BBC4套將此書改編為劇本。2005年,小說《黑暗深處》(Beyond Black)獲2006年橘子獎提名。故事發生在千禧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莉森·哈特的專業靈媒,她冷靜快樂的外表下隱藏著古怪扭曲的心靈。她周圍那一大幫隱形的“朋友”,時時都可能化為人形。小說以幽默睿智的視角揭示了超自然世界也同樣可能與普通人的世界一樣庸俗平凡。同年,曼特爾受封大英帝國司令勛章(CBE)。

很難想像,如果當初希拉裏·曼特爾那部講述法國大革命歷史的作品《一個更安全的地方》在1979年就出版(而非實際上的1992年),她是否還會保持一個歷史小說家的身份,抑或是堅定地皈依其他文學類型。不管是何種因緣巧合,2009年《狼廳》的獲獎一鳴驚人,這是對希拉裏·曼特爾多年來對歷史題材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創作的最高回報。該書不僅在評論界獲得一片贊譽,市場反響也空前熱烈。2009年9月,剛入圍布克獎短名單時,《狼廳》的銷量就已經與丹·布朗的超級暢銷書《失落的秘符》打成平手,在英國亞馬遜網排名緊隨其後。2009年10月《狼廳》獲布克獎後,次年3月又捧得全美書評人協會獎,對於一本大部頭的歷史小說來說,同時包攬英聯邦及北美大陸英語文壇兩項最權威的文學獎項實屬不易,而且,該書還創造了多項銷售奇跡:至2010年7月,其精裝本在英國已售出21萬5千冊,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引進版權,總計銷量超過20萬冊,堪稱“史上最暢銷的歷史小說”。

都鐸王朝的傳奇無疑是英國歷史上最為絢麗的華彩樂章之一,其中亨利八世血腥殘酷的宮闈秘辛數百年來給歷史學家和升鬥小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研究史料和八卦談資。亨利八世一生換了六個王後,其中兩個離婚,兩個處決,一個死亡。為了離婚,迎娶安妮·博林,亨利不惜與羅馬教廷決裂,大力推行宗教改革,解散修道院,致使英國王室的權力達到巔峰。然而,這所有的豐功偉績都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托馬斯·克倫威爾。加拿大女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讀完《狼廳》的續集《提堂》後,稱“克倫威爾之於亨利八世猶如貝利亞之於斯大林”,而狄更斯則將亨利八世評價為“真相是,他是一個混賬至極的惡棍,是人性的恥辱,是英國歷史上的一抹血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