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鉆研學問無窮盡(第4/6頁)

一代國學大師就這樣悄然離去。

時至中午,王國維所雇傭的人力車仍等在頤和園外,家人等他吃飯久久不見人歸。下午二時許,家人去學校詢問。於是侯厚培到校門口問車夫們,得知載王國維的那輛車去了頤和園,還沒有返回。侯厚培立即騎上自行車,前往頤和園找人。此前,王國維的兒子貞明在校門口已打聽到情況,趕去頤和園,並於中途遇上那個送他父親去頤和園的車夫,此時車夫的車上坐著警察,他們正要去學校稟報。因為車夫在頤和園外等候王國維直至下午三點,聽說園內有人投水,進園一看,死者正是他要等的那個人。等貞明到了頤和園,證實死者就是他父親,這時已是下午四點了。

噩耗傳到清華園,是日晚九時許,校長、教務長、研究院諸教授、助教及學生約三十余人共乘兩輛汽車趕到頤和園,其中有王國維的好友陳寅恪教授和吳宓教授。但此時園門已閉,守兵不允進入,經過再三交涉,才準許校長曹雲祥、教務長梅貽琦和守衛處的烏處長入內探視。次日,清華園教職員工、學生及王國維家屬眾多人又齊赴頤和園。這時王國維的遺體仍停放在魚藻軒亭內,家人和驗屍官從王國維的衣袋中尋出一封遺書,封面上書寫著:“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最後落款時間和簽名是:“五月初二,父字。”遺書是王國維在死前一天就寫下的,臨行前裝在自己的衣袋內。隨後,人們將王國維遺體移送到園西北角門外舊內庭太監下處三間小屋中入殮。當天傍晚七時,王國維的靈柩被送到清華園南部的剛秉廟停靈。這一天到場送行的除王國維家屬和清華研究院的學生外,還有清華的教授吳宓、陳寅恪、梅貽琦、陳達,北大的教授馬衡,燕大的教授容庚以及梁漱溟等人。

王國維的自沉之舉震驚了清華園,更震動了學術界,人們無不為失去這樣一位卓有建樹的國學大師而感到痛惜。王國維自盡的當日,梁啟超已離開了清華,得到噩耗復又奔回清華,親自參與料理其後事,並為王國維撫恤金一事向學校、外交部力爭。他對王國維之死悲嘆至極,他對自己的女兒這樣評價王國維說:“此公治學方法,極新極密,今年僅51歲,若再延十年,為中國學界發明,當不可限量。”當時的青年學者顧頡剛感慨地把王國維的死和同年3月康有為的去世相比較,他說:康長素先生逝世,我淡然置之。我在學問上受他的影響不亞於靜安先生,我既是佩服他,為什麽對於他的死倒不覺得悲傷呢?因為他的學問只起了一個頭,沒有繼續加工。所以學術界上的康有為,36歲就死了。“至於靜安先生,確和康氏不同,他是一天比一天進步的。他的大貢獻都在35歲以後,到近數年愈做愈邃密了,別人禁不住環境的壓迫和誘惑,一齊變了節,唯獨他還是不厭不倦地工作,成為中國學術界中唯一的重鎮。今年他只有51歲,假如他能有康氏般的壽命,他的造就真不知道可以多麽高。”現在他竟“中道而廢”,為學術界著想,他的死是一個極重大的損失,說不出代價的犧牲。梁啟超和顧頡剛的話反映了學術界對王國維之死的深深遺憾。

6月16日,在北京下斜街全浙會館舉行王國維悼祭大會,人們紛紛送上挽聯,梁啟超在挽聯中特別推崇王國維的學術研究,尤其提到了王國維在甲骨文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成就,他寫道:“其學以通方知類為宗,不僅奇字譯鞮,創通龜契;一死明行已有恥之義,莫將凡情恩怨,猜擬鹓雛。”陳寅恪的挽聯有著更深一層的感情:“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我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贏得大清乾凈水,年年嗚咽說靈均。”吳宓則在挽聯中表達了自己對王國維自沉的看法:“離宮猶是前朝,主辱臣憂,汨羅異代沉屈子;浩劫正逢此日,人亡國瘁,海宇同聲哭鄭君。”這次悼祭會所收到的數百幅哀挽詞聯盡訴了人們對王國維的悼念和惋惜之情。此外北京的《國學月報》、《國學論叢》以及天津《大公報》等各地報刊還先後刊出《王靜安先生專號》、《王靜安先生紀念號》、《王靜安先生逝世周年紀念》等專輯,以示紀念。王國維的死在海外學術界也引起了震驚,日本學者在大阪市召開王國維先生追憶會,王國維的日本友人、學者紛紛到會追憶或著文寫詩憑吊。1927年日文雜志《藝文》(十八卷)的八九兩期全部用來追憶王國維的學術工作。法國學者伯希和也寫有多篇文章,向讀者介紹王國維的成就。他在《通報》第26期上撰文說:作為王國維的老朋友,我經常提到他的名字,並很多次引用他如此廣博而豐富的成果,現代中國從未產生過走得這般前面又涉獵如此豐富的博學者。這一切都表明,王國維以他那巨大的學術成就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