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培:激烈的少年大師(第2/4頁)

緊接著,新的打擊又來了。他主筆的《警鐘日報》由於反滿言辭過於激烈,1905年3月25日清政府突然下令查封,並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劉師培在通緝之列。從“排滿”到革命,從反對“三民主義”到宣傳文化民族主義,再到宣揚無政府主義,宣傳復辟帝制等等,劉師培學術道路上遇到了阻礙,使他不能平心靜氣地去研究國粹學,在仕途上他也是走上了一條狹窄的道路,最終只落得倉皇出逃的命運。

生活的艱辛再加上現實的壓迫,動蕩不安的社會造就了劉師培善變的性格。

少年國學大師

激烈的“排滿革命”言行,尤其是《攘書》和《中國民約精義》發表之後,使劉師培聲名鵲起,成為與章太炎、蔡元培齊名的革命黨人。

就在《警鐘日報》被封的兩個月,鄧實、黃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一個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的國學保存會,創辦了機關刊物《國粹學報》,“內典道藏旁及東西洋哲學,無不涉獵及之”的劉師培其國學造詣,在所有的保存會會員中無出其右者,就連章太炎有時候也自嘆比不上他。

因為待在上海並不順利,劉師培1905年回到老家蕪湖。回到老家後,劉師培經常收到章太炎寫給他的信,信中章太炎極力勸劉師培應該致力於學術研究以保存國粹。此時,劉師培又想起了章太炎在獄中說的那些話,被這個比他大15歲的師友感動了。

劉師培決定研究國粹,從此,在《國粹學報》上出現了劉光漢(劉師培曾用名)這個名字,有人統計過,從《國粹學報》第1年第1號到停刊,共出82期,幾乎每期都有他的文章,他來上海後,開始著述工作,到民國元年,經歷了7年,這期間他著述43種,而發表在《國粹學報》上的就有33種。幾乎期期都有,每期上他的文章總是被排在第一篇,篇幅往往很長,32開本的書,有時竟占全報的2/3還多,別人的文章只是配角。可以這樣說,沒有劉師培,就沒有當時的《國粹學報》,人們讀《國粹學報》也就是為了讀劉師培的文章。兩年後他去了日本,轉而研究宣傳無政府主義,學報也漸漸失去先前的光彩與魅力。

在短短的兩年裏,《國粹學報》也成就了劉師培。迅速把這個20出頭的年輕人推上了國學大師的寶座。在當時的革命派的陣營裏,能贏得這一稱號的除了劉師培就是章太炎了。在他主筆《國粹學報》期間,該報在上層知識分子中間非常有影響。劉師培能夠把西方社會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引入國學研究中,的確讓人耳目一新。該報作為當時國粹思潮中最出色的刊物,對改變知識分子的思想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少年國學大師”這一稱號並不是混來的,而是靠他自己的學識得來的。

後來成為國學大家的錢玄同,非常驚訝劉師培的才氣,只比自己大3歲,卻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才氣!因此他非常想認識劉師培。後來劉師培去日本,錢玄同在章太炎的住所結識了他,他們的友誼也就從此開始了。宋教仁也非常喜歡劉師培的文章,他在日本聽說《國粹學報》創刊,馬上郵資訂閱多年的學報,從此成了一個學報的忠實讀者。

當時許多東南文化界的精英都加入了國學保存會,如馬敘倫、蔡元培、劉師培、陳去病、朱葆康、馬君武、柳亞子、黃賓宏等。當時若說國學造詣最深的人當數劉師培了,雖然革命、仕途遭受了打擊,但他發現自己仍被命運青睞,劉師培在著述的同時,還主講國學保存會辦的國學講習會。國粹思想經劉、章之手已經成為革命派隊伍中帶有普遍性的思潮了。

劉師培作為“國粹派”的代表人物,他不僅追求中國社會的民主化,而且更關切傳統文化的命運,他以復興中國文化為己任。他倡言的國粹思潮不是獨立的思潮,而是民主革命思潮的一部分。

因為思想上的狹隘性以及獨特性格的影響,使得劉師培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後沒有繼續沿著革命的路子走下去,反而成了復古思想的維護者。

一個人的“革命”

當時的《蘇報》案對劉師培觸動很大,激發了他投身“排滿革命”的勇氣和信心,他加入了中國教育會,表面上辦教育,暗中則鼓吹革命,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由於他的思想激烈,而且立論獨到,言論往往振聾發聵,其激烈的苦命態度和獨立寒風的革命立場,表達了一個人對革命的決絕和果斷。

劉師培認為日本的吉田松陰、意大利的馬志尼都是革命家,要向他們看齊。法國的盧梭、孟德斯鳩雖是說“空話”的,比不上革命實行家,然而他們鼓動革命的作用卻功不可沒。將這一言論與他的生平聯系起來看,可以明了,他所謂的革命矛頭是指向清朝反動政府的。他站在孫中山、章太炎革命派的一邊也曾表示出對清政府不共戴天的仇視,並直接參與了一些具體行動,也算得上是一個有言有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