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那維亞

挪威的峽灣(fjord)斷巖峭壁,嘆為奇觀。即使是國都所在的奧斯陸,其峽灣海面寬闊,附近的平地可以辟為飛機場,與別處不同。當中島嶼起伏,有似黃山諸峰的峰頂出現於雲海之上。各種船只,龐然大物在島嶼之間穿插而過,看來間不容發。這次我們有機會到當中一個島上散步,發現全島無一尺一寸的沙灘。沿海的邊緣全作犬齒狀,而且與水面平行有無數橫線呈現於其斷面之上,彼此相去不過半英寸,顯然是冰河時期(glacial age)終結,解凍時在地面上侵蝕的後果。有些專家指出當日此間泥土可能被沖刷而去,遠至英倫。

我們即使是唯物主義的歷史學家,面臨如斯龐大的自然的力量,也不免要重新猜測人類活動的真實意義。在這機緣之中,就不期而然地在心頭湧起一種形而上的思想,有時也帶宗教意識。這就是我常倡說的“放寬歷史的視界”之盡頭,既體會地理因素給人類歷史之影響,也要問:是否其後面仍有一個(總攬一切的大方案)Scenario。

挪威、瑞典與丹麥今日同為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可是一百年前它們仍為歐洲最貧窮的國家,自19世紀中期,這三個國家都曾向美洲移民。丹麥的數量較少,瑞典的移民則達一百五十萬,是其19世紀人口之四分之一。挪威在1905年獨立時人口只二百萬左右。可是1910年美國的人口調查顯示挪威的移民已四十萬,挪威移民之子女則六十萬。我有一位美國朋友祖籍挪威,他曾說明當日祖父母離開家鄉的原因:“那邊除了森林之外別無他物。”

這三個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大概因地理上的位置大致相同,種族和語言上的因素也非常接近,容易被視為一體。除了極少的例外,這三個國家的男女金發碧眼,皮膚白晳,據說系因長期居住於森林之中,濃霧之下不被陽光逼射之故。今日這三國也同為君主立憲,王室互通婚姻,政治上也都長期帶社會主義色彩。在宗教上她們同以路德教為主體,一般教育程度高,也都以造船業和擁有商業艦隊著稱。

可是出乎一般概念之外,丹麥的面積不及瑞典的十分之一。挪威是一個狹長的國家,其南北長逾一千英裏,東西最寬亦不過三百英裏,而最窄處竟至四英裏(我們很難想象如此一個疆域對國民心理之影響)。瑞典北部有半年之內在冰點以下,連波羅的海也凍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攻占挪威的理由之一是瑞典輸德的礦砂須由挪威港運入;如果當地被英軍占領,則重要之戰略資源將被截斷。此外丹麥地勢平坦,農業土地占百分之七十。瑞典所有不過百分之九,挪威只有百分之三。

在中國人眼裏,斯堪的那維亞的歷史至短。當地人首先吸引外界注意的為“維京時代”(Viking Age),時在9世紀及11世紀。維京人亦即斯堪的那維亞之土著,擅於制造龍舟式的高頭船,上置方帆,每船有劃槳手三十人,能通行於內河及外海,再配上每船戰士六十人即用以剽劫於西歐各國,凡英、法、愛爾蘭、西班牙皆有其蹤跡,不僅殺人越貨,且一度統治英國。侵犯最高潮時曾以如是之高頭船數百艘糾結成隊而來。直到維京人全受基督教感化,其剽劫才終止。經過這場活動之後,斯堪的那維亞的三個國家才在歷史上露面。

上述時期在中國為晚唐和北宋,看來維京不無創造精神。我們所看到的高頭船遺跡,全長約四十英尺,所有龍骨,由一塊整體之橡木構成。結構堅實而帶美感。船首又有精細之雕刻裝飾。全部設計也表現制造者了解在大風浪中保持重心的辦法,再看當時人所造教堂,全部木構,即屋瓦也是鋸削均等約半英尺為方的木塊,上凹下凸地重疊,邊緣又鑿為燕尾形,工作全不苟且。屋頂上既有十字架,以下也有野獸樹林的裝飾,表現其為非基督之所謂“原始邪教”(Pagan)的習慣之痕跡。有如斯之組織及創造能力,維京人卻未曾留下其部落組織情形、首領名目、侵略原因、攻戰部署等有關記錄。我們所知道的維京時代如非被侵犯者之傳聞,即系考古學家勘察發掘之憑證,因之也不能詳盡。

瑞典、挪威與丹麥曾在14世紀末成為一個聯合王國(相當於中國明洪武年間),稱為卡爾瑪聯盟(Kalmar Union),以丹麥王位為主體,可是下層常有齟齬與沖突。1523年聯盟解散(事屬明嘉靖初年),丹麥與挪威成一系統,瑞典與芬蘭又成一系統。歷史上瑞典與丹麥不時以兵戎相見。可是斯堪的那維亞的三個國家一般總是向外拓土,其本土不曾被人侵占。有之則始自希特勒。

17世紀初期(明末清初)是瑞典兵威最振的時期。國王戈斯塔勿司·亞多爾夫司(Gustavus Adolphus)是三十年戰爭中保衛新教的英雄。他雖戰死,戰後和議時瑞典卻獲得了廣大的疆土,已經過芬蘭拓土而擁有今日蘇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二小國(內一部分原有),即今日之列寧格勒,和波蘭及德國沿海一部地域也一並接收過來。加以世紀之後半又收回丹麥所占今日瑞典之南端,波羅的海遂成為此邦內湖,奄為當日之超級強國。這稱霸於北歐的情形至18世紀初年(康熙末年)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