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曲4:後勤和供應(第6/6頁)

1914年卷入世界大戰的所有國家的軍隊都配備了機關槍和殺傷力較小但原理一樣的後裝彈小口徑連發步槍。這些槍支的射程是1000碼,500碼內可以準確命中,在戰場上立刻成為防禦的法寶;冒著它們的火力發動步兵攻擊會遭受慘重損失,甚至全軍覆沒。從步兵挖掘戰壕作為藏身之處以躲避傾瀉而來的鋼鐵之雨那時起,將領們就一直在苦思破解之道。最先嘗試的辦法是增加大炮的部署,結果卻是雙方的火炮互相消耗,戰場被毀,加之國內的炮彈制造業和接近前線的軍需供應不堪重負。第二個辦法是坦克的發明,但生產出來的坦克數量太少,坦克也速度太慢、太不靈活,無法根本性地改變戰局。大戰接近尾聲時,雙方都寄希望於新發明的空中工具來打擊削弱對方國民的士氣和生產能力;然而,那時的重型飛機和飛艇都不具備改變大局的攻擊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不是因為高級指揮層發明或使用了新的軍事技術,而是因為工業生產對人力的無情消耗。德國在這場“物資戰”(Materialschlacht)中敗下陣來幾乎是個偶然,協約國中的任何一個都有可能成為戰敗國,而俄國在1917年也的確嘗到了參戰的苦果。不斷擴大軍隊,購買越來越昂貴的武器——這些就是各國總參謀部對政府建議的辦法,說靠它們可以確保和平;如果戰爭爆發,也可以靠它們贏得勝利;但既然各國都如法行事,這些措施所產生的效果就都互相抵銷掉了。勝敗雙方都被供應和後勤的負擔壓垮了。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的戰勝國卻靠著供應和後勤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且除了悲痛傷心以外,付出的代價微乎其微。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很晚,當時也基本上沒有軍工產業,因為它1865年後致富靠的是面向國內的、非軍事的工業化。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1941年就加入了戰團,而且在之前的兩年間一直在加緊發展軍工產業,為英軍,後來又包括蘇軍,提供對納粹德國作戰的軍需。在大蕭條中遭到重創的美國工業拜重整軍備之賜得以復興,但仍存在著相當大的產能過剩的問題。從1941年到1945年,美國經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最快、最持久的擴張;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50%,它的作戰物資生產所占工業總產出的百分比從1939年的2%猛增到1943年的40%,而且美國生產作戰物資基本不靠貸款,而是靠收入供資。它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工廠利用率從每周40小時增加到90小時;結果造船業的產出增加了10倍,橡膠產量翻了一番,鋼產量幾乎翻了一番,飛機產量飆升11倍——“二戰”中主要參戰國制造的75萬架飛機中,30萬架是美國出產的,只1944年一年,美國就制造了90000架飛機。

打敗了德國和日本的是美國的工業,還有提供了軍需運輸手段的美國造船業。從1941年到1945年,美國發展的商船運輸能力超過5100萬噸,包括萬噸級的自由輪和勝利輪,還有T-2型油輪。美國采用了革命性的預制件造船法,操作起來,一艘輪船從開始建造到下水只需4天零15小時;在建造自由輪的高峰期,每天都有3艘貨輪下水。大西洋戰役中使用遠程飛機和護送商船的航空母艦——均為美國制造——打敗了德國的潛水艇,但即使沒有遠程飛機和航空母艦,以美國造船的速度,德國的潛艇也不可能擊沉如此之多的貨輪。

因此,歷史上最大最殘酷的戰爭是靠供應和後勤打贏的。這一事實確定,在未來常規軍隊之間攸關民族生存的鬥爭中,成敗的關鍵是工業能力,而非任何其他因素。1945年後尚未發生這樣的沖突,這要歸功於美國在取得空前工業成就的年代裏同時發明了戰場作戰的替代品——原子彈。人類自500年前開始尋求把作戰依靠的力量從人力和畜力轉為可儲存的能量,原子彈是這個技術發展歷程的頂峰,而求索的努力始自火藥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