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這一次,是真的走到岔路口了(第5/16頁)

天災也好,人禍也好,反正我們走過來了,天也沒塌下來,而且路越走越寬,就像上一章裏說到中國這幾年的高速增長同樣讓很多人沒法理解一樣。我不得不說,中國幾千年來積累出的治國謀略,生存智慧很多都已經過時了,要不然中國近代也不會混那麽慘。

大炮和黃油是工業化的一體兩面

中國、印度幾千年都是農業社會,並沒有形成適應工業化時代的思考方式。拿著農業時代的邏輯去理解工業化時代,制定生存發展的戰略,必然是南轅北轍,搞不好就會作繭自縛,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反面教材。

1962年印度看明白自己占了天時。在中國和美蘇鬧僵之後,印度已經成了美蘇的座上客,如果能從中國身上刷出一場勝利來,自己就可以當第三世界的領袖了。當了領袖自然有當領袖的好處,將來代表第三世界和發達國家討價還價,中間免不了可以撈不少油水,這就是封建社會包稅人地主的典型想法。

天時是敵人的,地利也不在我們這邊,打個比方,我們的藏南地區相當於印度家門口的一堵墻。雖然是高原,不過印度的公路直通山下,印軍有多少人就可以上多少人,重炮可以直接拉上戰場。印軍派了一個軍來爬墻頭,後面調動的二三線部隊更是多達十幾萬。我們隔著一個青藏高原,交通極為不便,舊中國,直到建國之初,中央政府派個官員去拉薩通常都是繞道印度。這樣的交通條件換了一般國家只能得到一條結論:後勤無法支持作戰,然後也就罷兵議和了。至少在抗日戰爭時期,西藏地方政府拒絕重慶國民政府訂購的武器過境,國民政府就一點脾氣沒有,只有求美國人空運。

解放軍雖然忠勇能戰,但也只能就地攏攏湊了1萬邊防部隊,重武器只有少量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1萬多邊防軍和敵方1個軍轄十幾個旅,五六萬人的兵力對比在這擺著,地圖上那點居高臨下優勢完全不值一提,更不要說印度後面還有多少部隊可以隨時增援。仗打到最後一個多月,我們才又調來一個師的援兵,只帶來了幾門榴彈炮和少量汽車。這並不是我們反應不夠迅速,而是需要邊行軍邊修路,實在是已經到了我們後勤能力的極限了。從戰後的統計數據也能看出雙方後勤補給能力的差距,我軍打這一仗總共消耗了2萬發炮彈和70萬發槍彈,繳獲的炮彈倒有8萬發,槍彈400多萬發。

印軍打敗仗,也不是因為士兵太爛,印軍的主力第四師是參加過“二戰”的王牌部隊。“二戰”中這個師在英軍序列中從北非打到意大利,英國人每次有自己啃不動的骨頭就讓印度人上,自己頂不住的時候還是印度人上,以至英國人當年有句笑談“不流盡最後一滴印度血,我大英絕不屈服”。這個師的錫克旅、旁遮普旅,幾乎個個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庫爾喀聯隊則長於白刃突擊。這些印度部隊作為英軍的炮灰,在德軍的千錘百煉之下,每個能活下來的都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解放軍的重火力和北非、意大利戰場上的德軍完全無法相比,輕武器比“二戰”時候的德軍強不了多少。但是幾場戰鬥打下來,印軍這些王牌軍全交代了,參加戰鬥的9個旅被殲滅了6個,剩下3個重創,陣亡5000人,被俘4000人,我軍只損失了700多人。

為什麽這樣一場對印度來說本該順風順水的戰爭卻打了個一塌糊塗?我軍在打仗的時候發現,消滅印軍一個旅部,就等於殲滅了一個整旅,打死一個班長,一個班就立即喪失戰鬥力,士兵頓時鬥志全無,甚至乖乖坐在地上等著被俘。印度兵跟著英軍打“二戰”的時候就經常有英國軍官被打死之後整支印度部隊當場不知所措的戰例,沒了英國主子發號施令,印度部隊不但不會繼續進攻,也不會有組織的撤退,甚至連撒丫子潰逃都不會,就那麽傻愣愣地在敵人的火力下等死或者束手就擒。

這只能說印度人是當順民當到家了,英國人統治了印度200多年,英國人以前,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建立的莫臥兒帝國還統治了200多年,再早還有一個德裏蘇丹國,也是中亞人建立的,再往前則是由更早到達印度的雅利安人統治。雅利安人為印度留下了種姓制度,自己是高等種姓,波羅門(僧侶、祭司)和刹帝利(武士、貴族)、原住民則是低等種姓。

中國當了100年半殖民地,現在還有不少人為汪精衛叫屈,以上海租界裏的“民國範”為榮。印度幾千年都是殖民地,有點獨立自主意識的人不被殺掉也會被氣死。剩下的順民畏懼主子甚於怕死,主子讓打仗的時候,可以是最一往無前的炮灰,主子讓幹活也可以是最勤勞的奴隸,英國人在的時候,印度發展得比“老大中國”強得多,同時還能給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當地基。主子拍屁股一走,順民就傻眼了。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尋找新主子,所以“二戰”之後的幾十年裏印度既親蘇又親美,同時還保留著英聯邦成員的身份,又當社會主義又當資本主義,對德法日和東歐各國也都笑臉相迎,把資源和市場拱手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