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蘇聯的存與亡都是我們的營養(第5/15頁)

蘇聯的工業化是由國有企業主導的。國有企業當然也是企業,大部分情況下也一樣要核算利潤。但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全民所有,政府可以隨時把過剩的產品用一道命令劃撥走。不管是用來投資還是簡單地用行政手段分配掉,生產過剩在蘇聯這種國家不是個問題。這也就是蘇聯不需要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1929年的大蕭條、20世紀70年代西方的整體經濟衰退,本質上都是購買力不足惹的禍。再進一步說,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生產相對過剩,購買力相對不足的問題。只有蘇聯,或是其他采取蘇聯模式的國家能避開這種荒謬的折騰,在別國因為東西造得太多而陷入危機民不聊生的時候,加班加點搞工業化。所以能夠逆勢增長。

同樣的一種東西,在過剩的地方便宜,在稀缺的地方貴,所以物資總是從便宜的地方流向貴的地方。技術、機械和技術人員也一樣。西方工業國因為自己的原因覺得這些東西過剩,這些東西自然會流向用得上他們的地方,具體而言就是沒有生產過剩的蘇聯。即使這時的蘇聯依然比西方國家落後,工資水平和基礎設施遠比西歐、美國要差,但在工廠停工、工人失業的情況下,蘇聯依然成為了吸收工業物資和人才的“黑洞”。

20世紀30年代初,蘇聯駐美大使館和最近幾十年美國駐中國大使館一樣,門外天天有想去蘇聯謀生的人排著長隊等簽證,蘇聯人還要挑挑揀揀,只要合格的技術人員。最終有十萬美國人去了蘇聯。

類似地,消費品滯銷,輕工業工廠也就不會向重工業訂貨,歐美的機器廠在大蕭條期間也一個個半死不活,能給他們吊命的只有急需工業設備的蘇聯。所以蘇聯在頭幾個“五年計劃”中能非常便宜地購買設備和專利,幾乎所有的蘇聯工業企業都是技術引進的成果,其中2/3來自大蕭條最嚴重的美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蘇聯80%的進口額度用於購買技術。1931年,蘇聯購買了世界30%的出口機械,1932年這個比例上升到50%。作為壟斷性的大客戶,蘇聯甚至還可以要求西方給自己長期低息貸款,用西方的錢來買西方的貨。大蕭條就這樣成為了蘇聯的發展契機。

往前說,蘇聯的建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若非列強混戰坑了俄羅斯人,蘇聯肯定沒法建立一個意識形態和整個西方相敵對的國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正是各國爭奪殖民地,解決購買力不足等問題。即蘇聯建國和初期的恢復性發展,都是得益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相對生產過剩。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蘇聯來說又是一次發展契機。在英美的援助中,有武器彈藥和緊缺物資,這些物資大致相當於蘇聯自己產量的10%,拿到戰場上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同時運到的還有一大批最先進的精密設備,包括45000台機床。這批機床從噸位上來說遠少於武器彈藥,但從長遠效應來看,要比坦克、飛機更有價值。蘇聯利用這批援助,加上從德國東部搬走的少量機床,再次更新了自己的尖端設備,從而在戰後迅速復蘇,並在航空、航天方面趕超了西方世界。

20世紀70年代,石油漲價和市場不足共同制造了西方的經濟危機。20世紀70年代末甚至出現過-4%這種戰後罕見的衰退。20世紀70年代中期,整個西方世界工業收縮了8%,汽車工業收縮了18%。1974年到1975年,法國、美國、西德、意大利等國的元首輪番訪蘇,希望蘇聯購買他們的技術產品,以緩解就業和衰退的壓力。

在冷戰的高潮期發生這種事情,西方簡直就等於拱手將戰略主動權送與蘇聯。蘇聯也毫20世紀不客氣地趁機轉入進攻態勢。蘇聯每年進口的高技術設備占全部新設備的比例從70年代前期的4%左右上升到後期的10%,整個70年代,蘇聯引進了幾百台大型電子計算機和幾萬台精密機床。還從失業嚴重的歐洲國家引進了大批成套設備,比如法國雷諾和意大利菲亞特的汽車生產線裝備了伏爾加汽車廠,從美國、西德、英國、意大利引進的各個分廠拼成了卡馬汽車廠。這兩個汽車廠至今也是俄羅斯少數依然有活力的制造業企業之一。

蘇聯軍工企業也用這些引進的技術生產出了Su-27、Mig-29、“台風”級潛艇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瓦良格”號就是這一級航母的第二艘)。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已經在鋼產量等許多指標上超過了美國。在一場工業時代的競爭中,蘇聯一度貌似要成為笑到最後的大國。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70年代蘇聯大肆引進西方技術的同時,盡管中蘇交惡,但這並不妨礙中國學習蘇聯的成功樣板,利用歐美經濟危機的大好機會,中國引進了一批成套技術,就是著名的“四三方案”,即以石化工業為主,輔以能源、鋼鐵、機械等行業,用43億美元引進26個大型工業項目。中國消化掉這批引進項目之後,化肥和化纖的生產都比原來增加了一個數量級,20世紀70年代中國解決了基本的吃穿問題,80年代以後中國人逐漸享受到的物資越來越充裕的現代生活,和中國效仿蘇聯成功抄底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