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蘇聯的存與亡都是我們的營養(第4/15頁)

蘇聯既是一個歐洲大國,也是一個亞洲大國,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它的邊界從朝鮮起,經過蒙古、新疆、阿富汗、伊朗一直延伸到土耳其。在幾乎所有這些地區,邊界兩邊都居住著同族人,因而促進了相互情況的比較和相互影響。由於“五年計劃”對蘇聯東部地區的有力影響,在多數情況下,蘇聯的情況相比之下很順利。在漫長邊界的另一邊很少有與蘇聯中亞諸共和國所取得的巨大的物質成就相類似的成就,這些共和國的成就除識字的人由1914年的約20%上升到1940年的75%,進而幾乎上升到今天的100%外,還包括185哩長的費爾幹納灌渠、900哩長的特克西伯鐵路、新建的紡織廠、卡拉幹達產煤區、萊克·巴契煉鋼廠、化肥廠和農機廠……能在地圖上標出塔什幹的美國人並不多,但在有文化的亞洲人中,說不出塔什幹在什麽地方、它象征著什麽的人卻很少……給訪問塔什幹的亞洲人留下如此“美好”印象的是什麽呢?是一座亞洲大城市的景象:極好的健康標準、出色的教育、完善的衛生設備、清潔的街道、迅速改善的住房、完好的電力設施、除高档商品之外的大量消費品、豐富的食物、大量的工作、迅速擴大的工業化規劃和不斷提高的農業生產率。

在隨時打算拔腿去西方國家養老的買辦和本土工業黨眼裏,同樣的事實完全可以推出不同的結論。

曾經最成功的帝國主義挑戰者

中國人有句話叫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向發展快的國家學習,自然不是仿效富裕本身。否則那叫擺闊不叫致富。蘇聯的工業化速度快,不用搶殖民地,最後還能在別人衰退的時候頂風發展。這都是蘇聯獨特發展路線的表現,而不是路線本身。要想得到蘇聯一樣的發展好處,就必須理解蘇聯模式和西方國家的區別。

西方各國的發展經驗和古典主義經濟學思路是一致的:工業化必須從輕工業開始,先用機械設備提高輕工業部門的效率。等到輕工業賺了錢,自然會對重工業提出進一步升級設備的需求,於是重工業也得到了發展的機會,反過來再促進輕工業賺錢。這個過程反復走下去,把越來越多的人口和資源卷入工業經濟,就是蘇聯之前各國工業化的標準流程。

在這個流程裏,表面上看核心是賺錢的輕工業,但實際上,輕工業之所以能賺錢,是因為重工業提供了廉價、高效的新型機械設備。輕工業只能生產消費品,靠重工業提供機械設備;重工業除了給輕工業提供商品,還給自身提供機械設備。從長遠發展來看,輕工業不能自己進行產業升級,重工業卻可以造出下一代機械設備,提高整個社會的工業化水平。這說明在分工中,兩個產業實際上是不平等的。

在今天的世界上,發達工業國可以把消費品工業大量轉移到國外,依然是一個工業國,比如日本;缺乏完整重工業的國家,就算工業產值超過了農業產值,也依然不能現代化,比如印度和墨西哥。所以說,重工業才是工業的精華和核心,輕工業只是釋放重工業創造的生產能力的工具,只要有重工業和人力,就可以輕松地建設輕工業制造消費品。此外,重工業還直接與軍工相關,從19世紀到冷戰結束,大國的軍事能力完全可以用這個國家的重工業能力來衡量。只有建成完整的重工業,這個國家才能保衛自己的工業化成果。所以說,完整的重工業體系才是工業化建設的最終目標。

蘇聯也好,中國也罷,都是工業化道路上的後來者。如果像此前的工業國那樣,先建設輕工業,再依托輕工業的訂貨建設重工業,這樣的確可以解決工業投資問題,可以在較小的社會阻力下進行工業建設,但工業投資、產品生產都是有周期的,這意味著重工業的每一次投資都要在輕工業完成產品—利潤的循環周期後才能進行,重工業的建設就相對放慢了。

一般來說,輕工業要用五六年才能帶動一個重工業產業部門,幾十年才能促成完整重工業體系的形成,考慮到期間一些經濟波動,這個周期還要延長。英、法、美等國的工業化進程都持續了兩三代人,至少半個世紀以上。中國和蘇聯實在等不了那麽久。而蘇聯的第一個經驗就是要重工業優先,然後再回頭改造輕工業,從而實現迅速工業化。

蘇聯的第二個經驗就是計劃經濟。

重工業優先和計劃經濟的落實有一個很難繞過的前提——企業國有化。重工業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長,而且不像輕工業那樣直接地促進消費品生產,必須間接地產生經濟效益。所以越過輕工業,直接進行重工業的投資和升級一般要由國家來進行。計劃經濟要想切實地從紙上計劃變成現實,也必須有一批直接由國家指揮的企業作為骨幹。所以蘇聯的經濟從一開始就是由公有制國有經濟來主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