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0億人的幸福額度(第5/14頁)

一旦我們的工業完成升級,接下來自然就會甩出來一堆舊技術、舊設備,這些技術在國內未必還有人願意要,我們獲得這些技術有的是蘇聯當初送的,有的是我們自己山寨的,並沒有多值錢,自然就可以向貧困的第三世界全面轉移。

我們已經有了輸出工業化的資格

我曾經和你說過多少次,當你把絕不可能的因素都除去以後,不管剩下的是什麽——不管多麽難以相信的事——那就是事實。

——福爾摩斯

福爾摩斯的邏輯也就是本書的邏輯:中國工業社會必須擴容,中國的工業技術必須全面升級,但中國的人均土地面積為世界人均的1/3,耕地面積僅為世界的1/3,礦產資源平均下來為世界的1/2。這些資源維持一個平均水平以上的工業社會肯定遠遠不夠。

既然工業必須繼續增長,產業必須升級,中國也就必須獲取資源,而且是越來越多的資源,這一點無可置疑。但是隨著歐美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世界市場已經飽和,特別是出口資源的發展中國家已經越來越多地陷入革命和動蕩。我們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自然要更多地考慮自己的國際責任了。

所幸,我們這幾十年來在堅持實現工業化的同時,也沒放棄過自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要為全世界窮人爭口氣,找出路的責任。這個責任也正是我們的出路所在。

乍看起來,歐美債台高築印不出錢來,發展中國家自然也沒有錢,不過,想想咱們前面聊過的美元,它是幹啥用的來著?美元、歐元、英鎊,不過是結算工具。

現在我們繞開美元、歐元,和很多發展中國家直接簽貨幣互換協議,咱窮人之間互通有無,不鳥他們那些欺行霸市的錢串子惡霸行不行?

在過去這個不行,過去沒人敢惹惡霸,尤其惡霸要靠控制國際結算收鑄幣稅。不過有了中國就不一樣了,我們一窮二白都敢抗美援朝,還能打贏。現在我們隱形飛機都有了,我們不會戰爭,也不懼怕戰爭。

我們的工業化道路對於別的國家來說是求之不得的,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打贏朝鮮戰爭,都能先後從美蘇雙方得到產業轉移。但是,中國人口占世界的1/5,工業壓倒所有國家,鋼鐵、水泥等許多工業品的產量已經超過世界一半,這樣一個國家要完成產業升級,乃至於突破下一次產業革命,必須要有機會把鋼鐵造成機器,把水泥造成工廠。要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設計機器,發明機器,真正全面掌握產業升級能力。

很顯然發展中國家最想要的就是機器和工廠,中東的埃及、突尼斯、利比亞這幾個國家之所以發生變亂,是因為它們的失業率都高達40%左右,幾千萬年輕人沒有工作,看不見自己的未來,自然要出事。這樣的國家全世界到處都有,只不過其他地方的國民更窮,教育水平更低,對社會不公的忍耐力更強,可以發推特的智能手機還沒普及,發生變亂要慢半拍。所有這些國家的出路都是搞工業,最起碼把農業機械、水利、化肥、農藥那套東西建起來,解決吃飯問題。

正好我們需要造機器練手,他們要買機器開攤,現在歐美日自顧不暇,這買賣不幹白不幹。而且我們要完成產業升級,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大事,就是資源和市場從哪裏來。

從中國人的視角看來,既然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國工業產能占世界總量的比例從7%上升到20%,又上升到接近40%,那麽再增加到90%甚至99%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如果從其他國家的視角看來,這又意味什麽?

當然,科威特、沙特甚至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可以抱著打醬油的態度賣石油,反正不管誰在造東西,都需要石油,自然就會拿出足夠的工業品和他們交換,他們自己那點人口也造不了什麽,三個飽兩個倒也就一輩子了。

但是工業化並不只需要石油,礦產品、農產品也都是必需的。這幾年中國工業迅速崛起,讓很多國家的工業難以競爭,工業崩潰收不上稅,自然導致財政崩潰,民眾連現有的生活水平都維持不了,更不要說未來,自然會陷入變亂,政局動蕩會導致更大的經濟災難,變亂自然也會長期化,這樣的長期變亂肯定會導致我們經常性地出現資源短缺,影響工業化進程。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現在正是把出口工業制成品的模式轉變成出口工業本身,甚至出口工業化進程這種全新模式的絕好機會。

輸出工業化,需要用工業化時代的科學理性突破農業時代的狹隘市場思維。在農業時代的市場經濟中,人無我有才能壟斷,才能發大財。但是,工業時代,越有效率的工業往往也越復雜,越復雜的工業就越需要多個企業配合。從長期來看,人無我有不如共同協作,搞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