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偏護李貓,媚娘恩威並施

一.彈劾風波

李義府以權謀私偷納女犯,李治雖火冒三丈,但在媚娘的勸說下還是放過了他。可是調查此案的劉仁軌卻不肯罷休,表面敷衍聖意,背後依舊嚴厲追查,可惜那位大理丞畢正義沒過幾日就懸梁自盡了。他一死等於把所有罪責都自己攬下,再也沒了招對,劉仁軌明知是李義府搞的鬼卻無可奈何,只得糊塗結案。

李治私下把李義府叫來臭罵一通,此事就算對付過去了,朝廷又恢復平靜。可沒過多久李治又開始煩心了——隨著夏秋季節到來不少地方鬧起災害:宣州(今安徽宣城)暴發洪水,高達四丈有余,溺死百姓二千多人,毀損官寺民房無數;括州(今浙江溫州)因暴雨海水倒灌,災及安固、永嘉兩縣,四千余人遇難……朝廷又是救災,又是征民役修補城墻,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天又是朔日大朝之期,與往常一樣,九品以上文武官員齊聚太極殿議政,群臣籌思已定紛紛進言。

“啟奏陛下,江南道括州受災百姓兩千余家今已遷至處州安置,糧食暫不為憂,但秋霜將至、夜漸寒冷,尚缺禦寒衣服、帷帳等物,請從臨近州縣募集。”

“龜茲王布失畢入朝奉貢,已抵達岐州,忽聞國中有變,其麾下大將羯獵顛趁國中空虛舉兵作亂,與阿史那賀魯暗中通款。奏請朝廷發兵助其鏟除叛亂。”

“西明寺、昊天觀兩處工程,拖延日久,至今未半,且役夫抱怨待遇苛刻,恐有司官吏中飽私囊,請陛下遣使,協工部核查度支。”

“吐蕃大相祿東贊統兵十二萬攻打白蘭部,並遣使來朝,請求和親,臣以為此乃虛情示好,實則……”

李治穩坐龍床聽著這些奏報,表面平靜,心裏卻暗暗焦急,本來打算厲行節儉、與民休息,可近來政務多有不順,朝廷各方面開銷有增無減,這樣下去可不妙。正思量間來濟出班稟奏:“莒國公、特進唐儉前日病逝於府邸,請朝廷予以撫恤。”

唐儉不僅是功勛卓著的老臣,還是李家的恩人。武德二年蒲州守將獨孤懷恩與劉武周勾結,欲趁李淵巡查之際弑君造反,關鍵時刻唐儉通風報信,才助李淵逃得一劫;此後他又在對突厥的戰爭中立有功勞,因而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李治得訊不免嘆息,宣布:“追贈開府儀同三司、並州都督,陪葬昭陵。”

日月如梭,隨著唐儉的去世,昔日淩煙閣功臣至今只剩下四位——長孫無忌、尉遲恭、程知節、李。無忌與李在朝為三公,尉遲恭已致仕多年,整日修道煉丹;唯獨程知節年近七旬仍在沙場征戰。可一想到程知節,李治更覺煩躁,老將軍征討賀魯已將近一年,雖然有兩次小勝,至今未收全功。如今龜茲國叛將又與賀魯勾結,戰火蔓延已至西域;只要仗打一天,輜重勞役就要維持一天,如今東南之地又連發災害,他說過要遣散勞役、與民休息,可這些事遲遲不了結,對百姓的承諾何時才能兌現?

他正心緒不暢,忽有一個身穿青袍、頭戴法冠的官員舉笏出班:“臣要彈劾一人。”

這句話聲音不大,卻似鳳凰入林百鳥壓音,滿朝文武盡皆悚然。李治也很意外,誰敢當殿彈劾同僚?擡頭一看也不禁有些緊張。因為上彈章者堪稱當今朝中一位奇士——侍禦史王義方。

王義方,泗州(今江蘇泗洪)漣水縣人,他年方四旬,位列七品,官職雖然不高,卻因待人處世特立獨行,頗有些名氣。他早年舉明經入仕,善寫文章,並有孝子之名;曾得魏徵看中,欲將妻子裴氏夫人的侄女許之為婚。能與宰相家結親,換作別人乃是求之不得的美事,王義方竟當即拒絕。哪知過了兩年魏徵病故,他又主動要求與裴氏成婚,旁人不解問其緣故,他道:“當初不娶是不願擔攀附宰相之名,如今娶之乃是感激魏公知遇之情。”許多達官貴人覺得他行事瀟灑、為人剛正,不吝屈尊與之結交;尤其鄖國公張亮最是好友愛士,與其志趣相投甚是親密。怎奈世事無常,李世民晚年猜忌功臣,張亮陷入謀反案被殺,家人盡皆獲罪,王義方也連帶著被謫為雲陽縣丞。可他即便遭貶依舊與流放的張亮家人保持關系,甚至為死者料理後事,因此士人更傳其美名。永徽以來轉任多職,卻因為有案底不得提升,還是最近經薛元超舉薦才擢為侍禦史,並參與修編書籍。

今日王義方當殿出班彈劾,群臣不知這位性情剛毅卻又有些迂執的禦史要尋誰的錯,紛紛注目;不過也有幾個消息靈通者知曉底細,心中竊喜,抱膀子要看這場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