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執意東征,媚娘第一次面臨政治危機(第7/8頁)

“等等……”上官琮沉住氣,又仔細摸了一遍,緊蹙的眉頭慢慢舒展開,“沒錯!娘娘又有喜啦!”

“啊?!”李治由懼轉喜,高興得連拍上官琮肩膀。

上官琮被他拍得生疼,兀自咧嘴笑道:“胎氣尚好,似已有兩個多月了。”

媚娘也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近來她已察覺經血不調、胸腹酸痛,卻當是勞碌緊張所致。猛然聽說自己有了孩兒,真不亞於喜從天降,可她的笑容只持續片刻又倏然凝固——懷孕!又懷龍種固然是好事,可是還能繼續參政嗎?她已經嘗到行使權力的滋味,何況這關鍵時候退歸後宮等於前功盡棄,豈能心甘情願?

她喜憂參半,李治卻是越想越高興——得孩子是一喜,而他這副身軀播出的種還能有收成,證明病情已無大礙。這是他自己都沒預料到的,更是一喜啊!

他興奮得原地繞了兩個圈子,又撲到媚娘身前:“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等將來……”

話未說完,王伏勝在後提醒道:“陛下,群臣都在外面跪著呢。”

李治拿起一床被,親手為媚娘蓋好,笑道:“你好好歇著,我先打發走他們再說。”

大臣們還不知怎麽回事呢,一個個嚇得臉發綠。無論媚娘方才的發作有無道理,畢竟是跟他們生氣才暈倒的,若有個三長兩短誰擔待得起?群臣紛紛跑來請罪,連沒參與諫言的也來了,皇帳外密密麻麻跪了好幾十人,個個忐忑不安、面面相覷也不敢隨便出聲;直至看見皇帝笑呵呵走出來,大家心中懸著的石頭才落定。

“皇後無礙,不但沒病而且有喜啦!”

群臣拱手加額,繼而又向皇帝稱賀。

“哈哈哈……”李治喜不自勝,“朕的皇兒要緊,可不能再行獵了,明兒一早咱就回鑾東都。”說罷轉身就要回去。

上官儀往前跪爬兩步,鬥膽問道:“關於東征之事……”

“嗯?”李治扭過臉,略一遲疑又笑道,“列位愛卿公忠體國,爾等之意朕已了然。其實朕早有收兵之意,因皇後執意要打,才躊躇至今。或許事務冗雜,皇後太過操勞,許多事沒來得及稟報朕,自己就由著性子辦了。雖說有些急功近利,但卿等也要體諒,畢竟她有孕在身,脾氣才不太好。至於收兵之事,朕完全贊同,來日回到洛陽,咱們再仔細商量具體細則。”

“陛下聖明……”群臣的呼喊聲震天動地。

媚娘在帳內聽得清清楚楚,只覺胸口一陣猝不及防的絞痛,仿佛被人從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我何曾舉動自專?軍中哪份戰報我沒稟報你?哪個大臣的諫言我沒轉告你?到頭來急功近利、戀戰不退竟都是我一人的責任!這與卸磨殺驢有何分別?媚娘幾欲爬起來當眾質問李治,但是話到嘴邊又強忍了回去——這便是九五之尊,犯錯的永遠都是臣子,怪不到臣子就怪宦官,怪不到宦官就推給女人!傳承千年的道德也無外乎如此,皇帝永遠都是聖明的。

人聲漸歇,李治喜滋滋回來了,又掖被又端水。媚娘木然望著這個男人,他笑得那麽自然、那麽純真、那麽若無其事,仿佛剛才那些話全都不是他說的一樣。

媚娘想讓這件事稀裏糊塗過去,扭臉望向帳外,群臣已經散去,空留一片軍營和荒原——陸渾!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難道周室社稷真的就敗壞在褒姒一個女人身上?真實的歷史究竟如何?褒姒又遭受了多少誣蔑呢?

她心裏實在堵得慌,畢竟辛辛苦苦忙了一年,東征建功也是她的夢想,躊躇了一陣,還是忍不住問道:“難道你真要收兵?”

“咳!”李治大大咧咧道,“你還操心這些閑事做甚?”

“我偏不甘心。”

“朝堂上的事兒別再想了,保重身子要緊。回頭朕叫蔣奉禦給你調制些安胎的藥,聽說自從法朗禪師為城陽誦經,她的病大見好轉,要不要朕請那老和尚給你也……”

媚娘最不喜他這副顧左右而言他的樣子,又把臉轉過去不看他,憤憤道:“當初是你要我代管政務的,現在反弄得像我多管閑事一樣。罷罷罷,反正我舉動自專、不通政務、無才無德、一無是處,你以後再別跟我提朝廷的事兒!”

李治尷尬地撓了撓頭,他也明白自己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再說萬一日後再犯病,她真撂挑子不管可怎麽辦?只得撫著媚娘的背,又哄道:“你看你,又著急,我這不是為你身子著想麽?其實我這病也沒痊愈,你若樂得管事那更好啊!以後我臨朝聽政,不上朝之日你在後殿批閱奏章,群臣若有急事稟報你也行,上奏我也行,還是咱倆共同做主,這樣總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