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北京的陷落(第4/14頁)

南遷之議

對崇禎帝來說,有一個或許過於自私的辦法,那就是放棄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臨時中央,這一遷都的建議是在德正殿進行的一次私下的召見時,由江西籍官員、翰林學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2月10日,皇上召李明睿及總憲李邦華、原九江軍府總督呂大器議事。當皇上問到今後的策略時,李明睿的回答相當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時也無所顧忌。他說,義軍已經逼臨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遷都南京。崇禎帝大驚,對李明睿說:“此事重,未可易言。”既而指天問道:“上天未知如何?”李明睿略加思索,便試圖就天命問題勸說其君。

惟命不於常,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人定勝天。皇上此舉,正合天心,差之毫厘,謬以千裏,知幾其神,況事勢已至此極。詎可輕忽因循,一不速決,異日有噬臍之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上可內斷之聖心,外度之時勢,不可一刻遲延者也!

崇禎帝本來很可能為維護君主意志,而對這段涉及其道義責任的議論大發雷霆,但此次他並未將其視為臣下對自己的責難,反在確認四周無人偷聽後問道:

此事我已久欲行,因無人贊襄,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泄,泄則罪坐汝。

崇禎帝明確表示了自己的立場,又詢問南遷的具體步驟。他將如何出京?李明睿提出最佳路線是取道山東,裝作到文王與孔子廟朝聖。一旦到了曲阜,禦駕便可快馬加鞭南下,20天內即可趕到比較安全的淮安地界。那時——李明睿向皇上保證——舉國上下必群情振奮。因為崇禎帝一旦出現在京城之外,國之龍虎必起而響應,陛下遂可握天下於股掌之中。但是李明睿又鬥膽警告說,如果皇上仍在京城廝守尊位,則明朝必亡。崇禎帝頗為其言所動,簡短答道:知道了。遂令三人退下,自己返回後宮。

當晚,皇上又召李明睿進宮參加另一次秘密會議,並於會後將這位翰林學士單獨留下,向他提出了一連串問題。中途接應部隊有何安排?誰來統領?中途在何處駐紮?李明睿打算先秘密派遣將領至濟寧部署接應部隊,並在比較安全的濟寧、淮安兩地安排駐地。但接應部隊從哪裏調集?皇上又問。李明睿承認,所有明軍主力不是用於鎮守關口,抵禦義軍,就是在邊地抗擊清軍。京城關門兵也不能全部抽出,因為必須留下部分軍隊護衛留守北京的官員。所以只能暗中派遣一些朝中官員從京畿八府征募新兵。

這時,李明睿又提出了關於皇上內庫這一敏感問題。沒有充足的資金,便無法征募新兵,且南下途中也須犒賞將士。“內帑不可不發”,李明睿說,“萬一行至中途,賞賜不足,出處甚難。”皇上同意非有一筆錢不能成事,但又堅持認為不應由內庫出錢,而應由戶部為此特殊用項做出安排。在這一點上,兩人發生了分歧。李明睿的態度近乎強硬,認為如果動用國庫中僅剩的儲備,北邊防線必將受到致命危害;這就等於完全放棄中原,而南下之行就將被稱作逃跑。“乞皇上自為宗廟社稷計,決而行之,無待臨渴掘井也。”崇禎帝點頭不語,但並沒有最後拿定注意。時間已很晚了——二更已過——他頗感疲倦,遂將李明睿打發走了。

三天後,即2月13日,另一解救危局的提案呈到禦前:吏科給事中吳麟徵建議將吳三桂從寧遠招回。但這一建議被皇上拋在一邊,可能是因為他想到了李明睿的話。他拒絕召回東北軍隊,因為那將意味著將大片區域讓與滿人。最後,他轉而抓住大學士李建泰提供的一根救命稻草。李建泰很富有,當時他答應捐銀100萬兩,用來征募一支軍隊,以救援其家鄉山西。不幸的是,李建泰只能征募到京城中素質最差的人——地痞、無賴和市井遊閑,他們根本不聽號令。崇禎帝對此一無所知,他將李建泰出征儀式搞成歡送的盛宴,並親自登上城頭目送這支大軍在鼓樂和旌旗的伴隨下緩緩西去。皇上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這位大學士的成功之上了。他曾對李建泰說:“先生此去,如朕親行。”

從一開始,這支軍隊就注定要遭到慘敗。甚至在其出發之前,算命先生就預言其必敗;李建泰所乘肩輿的杆子又不祥地折為兩段。隊伍剛一出城,後面的士兵便開始逃跑,3000宮廷禁軍也公然全體溜回北京。當大軍緩慢地(每天只行30裏)通過河北時,最令人沮喪的可能就是李建泰的士兵到處遭到冷遇。北京城內紛紛傳說,李建泰的士兵只有謊稱是李自成的部下,才能從農民那裏得到食物。人們還聽說,許多城鎮都將這支朝廷軍隊拒之門外,他們害怕這夥烏合之眾甚於害怕農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