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滿族勢力的擴張

項城師潰哭無衣,聞道松山尚被圍。

原野蕭條郵騎少,廟堂鎮靜羽書稀。

擁兵大將朱提在,免胄文臣白骨歸。

卻喜京江波浪偃,蒜山北畔看斜暉。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二十,
“冬至後京江舟中感懷八首·其六”

努爾哈赤死於1626年9月30日。臨終前他沒有指定汗位繼承人。相反,他的遺訓是警告諸王,即八貝勒,永遠不要讓他們當中的某個人成為獨裁者。“繼我而為國主者”,他說,“毋令恃強之人為之。此等人一為國主,恐恃力自恣,獲罪於天也。”或許努爾哈赤感到,像他那種獨裁野心,若不加約束,最終會危及他所開創的事業;或許他不希望自己的繼承人達到與他同樣的歷史地位。不管出於什麽動機,總之,他要求八王實行集體統治。“若集會而見爾等八王任置之國主時”,他指出,“不得一二人集會,要眾人會齊後入見,共議國政,處理國事。”

努爾哈赤死時,共有四大貝勒,都是這位金汗的子侄。論年齡,代善最長,其次是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其中年齡最小的皇太極,統領著滿洲八旗中的兩旗,因而實力最強。但他的優勢只是相對的,他要登上汗位,必須得到另外三位貝勒的認可。最初,換取三位貝勒的認可,似乎要以實際上瓦解努爾哈赤所開創和發展的全部事業為代價。皇太極後來回顧這次危機說:

彼時,我等正為太祖服喪,鑲藍旗貝勒阿敏遣傅爾丹謂我曰:“我已同眾貝勒議。我等欲推爾為君,然爾既登汗位,須容我出境謀生。”……吾若許其出境,則兩紅旗、兩白旗、正藍旗亦可越境出外謀生。如此國將不國,我為誰君?吾若從其請,則國家分崩矣。

最後,年長的貝勒代善提出了一項折衷方案。在其兒子的幫助下,代善提議由皇太極繼承汗位,比皇太極年輕的宗族成員,都要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回報,皇太極當眾向其三位兄長下拜;在正式場合,則四人同座。於是,一種集體統治格局果真形成了。不過,這是一種令人不安因而難以持久的政治安排。努爾哈赤第三子莽古爾泰,認為應由他而不是其弟來繼承汗位。而皇太極則因集體統治對他的約束感到煩惱,正在另尋良策,以使自己真正淩駕於其諸兄之上。

漢族合作者

皇太極在遼東漢人中找到了一種依靠力量。他宣稱以往三年對遼東漢人的屠殺,是違背治國之道的行為,並將之歸咎於其父努爾哈赤,從而贏得了他們的信賴。他還指出,在他即位前漢人的地位多麽低下,而他即位後便采取措施改善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他這一努力表現在許多方面。減輕了關於漢人逃亡的法令,采用了漢族社會的法律形式。同時,“拖克索”制度被廢除,大量漢族奴隸不再由滿族官吏直接管理,而分屯別居,由漢官統轄,從而使滿漢兩族更加嚴格地區分開來。

由於當時白銀不足,皇太極仍以農奴作為莊丁來支付滿、蒙、漢官吏的俸祿,但各官府所得到的農奴的數量明顯減少了。此外,被收為“民戶”的漢人都生活在軍屯區中,由漢官統領,滿洲旗人不得進入這些地區。皇太極還開科取士,從俘奴中選拔官吏,並比其父更深地依賴於漢族合作者的幫助和指點。

作為回報,這些漢族合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將大權集中於皇太極手中的改革建議。1629年,金汗的“書房”或“文館”,增加了許多滿洲巴克什。不久,又有80余名漢族秀才加入了文館,掌管記注起居和處理外交信函。與此同時,皇太極又接受了漢官所謂“一城即一邦,乃禍亂之源”的勸告,設法削弱各貝勒在各旗中的權力。在此之前,戰利品皆先在各貝勒之間平均瓜分,然後由他們分賜給本旗將士。而此時,皇太極規定,要先將全部戰利品的30%送進汗的府庫,再由八家之主分享其余的70%。賜旗人錢物酒宴之費,則由汗親自支付,不再由貝勒以旗主身份分別支付。此外,這些合作者還主張增設諳班(滿語,意為大臣),分遣各旗,使之分割貝勒之權,並同貝勒一起參加諸王大臣議事。這一建議正好符合皇太極的需要,遂被采納。

由於被剝奪了向本部旗人施與賞賜的封建權力,並被迫與汗指派的官員分享統治各旗的權威,那些大貝勒對出此主意的漢人必然比以往更加厭惡。阿敏——1627年率軍征伐朝鮮時就已經有過反抗舉動——最有可能反對皇太極將漢人視為後金國中獨立和平等的成員的新政策。不久,發泄不滿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