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清朝統治的建立(第2/34頁)

這是一個勉強的讓步,並且顯然曾使多爾袞為之不快。但滿族家長制的傳統精神是強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約”,這一決定的制定也體現了這一精神。新的政策頒布之後,漢人的歸順就變得容易得多了。

在這一新的情況下接受清廷官位的最著名的文人之一,是著名的上海詩人李雯。其父李逢甲,死於大順軍占據北京之時。這位詩人因為喪父的巨大悲痛,許多天都不能離開父親的棺材去略進飲食。這種孝行使多爾袞周圍的官員大為感動;多爾袞也接受了建議,讓李雯做了他的私人幕僚。

對李雯來說,要報復大順軍的殺父之仇就只有走降清這一條路嗎?或者說,這就是他早些時候對陳子龍所表白的要為國效力而名垂青史的途徑嗎?李雯當然得到了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機會,盡管極少有人贊許他攫取這個機會的方式。1644至1646年間他作為多爾袞的秘書,所有奏表文告皆出其手。

然而,李雯之例有些特殊之處。那時,大部分歸降者,既不是在野詩人,也不是南方文人。在1644年加入清廷,並在18世紀編纂的《貳臣傳》中有傳的50名高級官員中,大部分是京都的舊官僚(詳見下表及書後附錄B)。然而,在崇禎朝,3/4的高級官僚來自南方;而在1644年,2/3的歸降者是北方人。這種比例的倒轉,主要在於山東的大量降人,1644年投降的“貳臣”中,有1/4來自山東。如果說東北地區為滿族征服中國提供了大部分軍事將領的話,那麽,正是山東一地在為北京清政權提供文官上,遙遙領先。山東人在清初的這種驟然顯貴,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該省平定較早,部分地由於在各處起義時這裏的鄉紳名流遵守了王朝的法令。

1644年及以後降清文官

先附李自成,後降清的明朝文官:

姓名 明官職  省籍 
陳名夏 給事中 江蘇
黨崇雅 侍郎 陜西
梁清標 翰林學士 北直隸
衛周祚 郎中 山西
戴名說 給事中 北直隸
劉昌 給事中 河南
柳寅東 禦史 四川
陳之龍 分守道丞 江西
張若琪 侍郎 山東
方大猷 分守道丞 浙江
高爾儼 翰林學士 北直隸
張忻 刑部尚書 山東
張端 翰林學士 山東
張縉彥 兵部尚書 河南
劉余祐 兵部侍郎 北直隸
龔鼎孳 給事中 安徽
孫承澤 給事中 北直隸
薛所蘊 國子監司業 河南
傅景星 禦史 河南
李元鼎 太常寺少卿 江西
熊文舉 吏部郎中 江西
葉初春 工部侍郎 江西

在北京降於多爾袞的明朝文官:

姓名 明官職  省籍 
王正志 戶部侍郎 北直隸
徐一範 吏部郎中 江蘇
王宏祚 戶部郎中 雲南
衛周允 禦史 山西
曹溶 禦史 浙江
胡世安 少詹事 四川
吳惟華 主事 北直隸
李若琳 翰林學士 山東
王鰲永1 戶部侍郎 山東
金之俊1 兵部侍郎 江蘇
沈惟炳1 吏部侍郎 河北
馮銓2 大學士 北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