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湖廣初熟 第二節(第5/6頁)

沉吟許久,趙頊忽然問道:“卿道長遠來看,於遼國是一個陷阱,朕未解其意。”

石越不由愕然,他這才反應過來,許多在他看來是常識的東西,趙頊卻未必知道。忙解釋道:“陛下,以宋遼兩國通商的情況來看,陛下以為會是大宋商人掙遼人的錢多,還是遼人掙我大宋的錢多?”

“自是我大宋商人掙得多。”

“正是,而且兩國通商規模越大,則我大宋商人掙得就越多。若將從外國購買商品叫進口,賣出商品叫出口,出口多於進口叫順差,進口多於出口叫逆差的話,那麽兩國通商規模越大,大宋之貿易順差則越大,隨著這個順差慢慢擴大積累,遼國的財政必有一日要全面崩潰。”石越不厭其煩的向皇帝解釋著一些貿易上必用的名詞,“試想,一座普通擺鐘賣到遼國,便可以換取十匹馬。此外大宋的絲綢綾緞,甚至棉布衣服,還有瓷器,紙張,甚至染料,還有從海外進口來的香料,無一不深得遼人喜愛。果真全面通商,遼國對大宋的貿易逆差,遲早會積累到一個讓耶律浚寢食難安的地步。但他若要輕率用兵,則內必招致民怨,外則失信天下。故此,臣說這於遼國,實是一個陷阱。”

趙頊又想了好一會,終於點點頭,恍然大悟。既然想明白其中關鍵,不由笑道:“朕不料通商竟然能有如此奇用。”

“若規模不大,則亦無用。漢之匈奴,夏之元昊,皆深明此道。胡人凡欲大有為者,皆絕漢俗,用胡俗,其所懼者,實際亦是通商。若非此非常之時,耶律浚斷然不會答應。現今卻是有了一絲機會,畢竟眼下兩國相好,互相通商,於他有眼前之利。”石越對於耶律浚是不是會答應,並無把握。

“無妨,若其拒絕,則是其無誠意。惟須善擇使者。”

石越知皇帝已然采納,笑道:“使者不難,可以衛尉寺卿章惇為正,黃庭堅為副。章惇有膽色決斷,黃庭堅知文章禮儀,必能不辱使命。”

“然衛尉寺諸事草就,章惇或不可輕離。”

“陛下何不問章惇?臣以為無妨。且此次出使,非比尋常。既已決定盟約,則不可再公開支持耶律伊遜。窺探遼國三方內情,從中為朝廷謀取最大的利益,此事非章惇不能辦。”

離開行宮之後,石越便叫了侍劍,上馬回城。眼見清河郡主與狄詠大婚在即,清河郡主是宗室第一美女,而狄詠則是當時天下第一美男,號稱“人樣子”,且大宋承平以來,難得有宗室下嫁武人,這一對天作之合的婚配,讓整個開封府都津津樂道。自石越在趙頊面前推薦狄氏兄弟之後,狄詠就一直負責皇帝的宿衛安全,親貴無比,因此他與清河郡主的婚事,雖有梓兒打理,石越卻也不敢當真怠慢了,縱在百忙之中,還是要親自過問禮物的準備。

不料主仆二人按綹徐行,剛出瓊林苑,便見一騎人馬從後面追上,還一面大呼小叫道:“石越,石越……”

當時天下除了皇帝之外,無人敢當面直呼石越之名,朝中大臣,便是呂惠卿、蔡確、安惇,在皇帝面前稱“石越”則可,若當石越之面這麽稱呼,卻也沒有這個道理。因此石越與侍劍聽到這呼喚,不用細想,心裏便已在苦笑。二人停下馬來等候,沒多時那人便已趕上,果然便是柔嘉縣主趙雲鸞。

柔嘉雖未成年,但也快有十五歲,按宋代的規矩,再過兩年,便可嫁人。雖然未必不可以稍晚幾歲,卻終究是應當講講忌諱嫌疑了。哪料得她縱性妄為的脾氣不僅沒改,反倒是變本加厲了。此時更是一身男裝,頭發用一條白色絲帶束起,倒似個俊逸美男子。

石越見她近了,苦笑道:“縣主,不知有何吩咐?”

“我想去看看你夫人,可不可以?”柔嘉橫了他一眼,撇著嘴說道。侍劍捂著嘴竊笑,不料柔嘉已是一鞭子抽下,啐道:“也就是石越慣出你這種書僮來。”侍劍也是經過明師指點的人,哪裏便能讓他抽著,一拉韁繩,輕輕避開這一鞭,笑道:“請縣主恕罪。”

柔嘉卻不去理他,只看著石越,問道:“讓不讓?”

石越在馬上微微欠身,道:“縣主言重了。只是下官還有點事情,不會馬上回府。”

“無妨,我反正沒事可做,便陪你走走。”柔嘉翹著嘴巴說道。

石越不由暗暗叫苦,他早已知道,只要被柔嘉纏上,便如狗皮膏藥一般,難以揭下。但是若要帶著她到處逛,萬一被人看見,未免會朝野嘩然。正在為難,忽然侍劍笑道:“公子,朱仙鎮離汴京亦不近,若不趕快,只恐到時已經天黑了。”

他連忙應道:“我知道了。”一面向柔嘉笑道:“縣主,我卻要去朱仙鎮,要明日方回。縣主同行,不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