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湖廣初熟 第三節(第6/6頁)

柔嘉早已滿臉通紅,她哪裏知道梓兒知道清河郡主不是一般俗人,為了挑件好禮物,不知費了多少苦心。這三件禮物,無論贈上哪一件,都已經堪稱厚禮。只因清河郡主是在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面前能說上句話的人物,這才不惜成本,三件無價之寶一齊送上。她不識貨倒也罷了,卻還嚷嚷出來,不料出了這個大醜。好在柔嘉是臉皮厚慣了,羞赧也只是一會兒,立時便雞蛋裏挑骨頭,說道:“若是這樣,那還不錯,只是卻不夠周詳。”

侍劍咂舌笑道:“縣主,似這不夠周詳,便無法再周詳了。”

“你一小小書僮,懂得什麽?”柔嘉得意洋洋的斥道,“這點東西,送給十一娘自是配得上,可是郡馬呢?”

“狄將軍亦通文墨音律的。”

“畢竟是個武人。”柔嘉剛才還對武人大為不屑,此時卻已是津津樂道。

石越知道柔嘉必要找回這個場子,笑道:“便是縣主說得對,便勞縣主去指點一下拙荊,挑幾件禮物送給狄將軍為賀。”

柔嘉卻是滿臉奇怪的望著石越,道:“你不是叫你夫人叫妹子的麽?如何便叫拙荊了?”

此語一出,眾人頓時捧腹,再也按捺不住。石越亦被她鬧得哭笑不得,不知如何是好。

何畏之跟著眾人笑了一會,忽然想起往事,心中不由一疼,忙沉下心來,將回憶從腦中趕走,一面從包中取出一物,勉強笑道:“參政不必再去勞心,或者我這個東西,能入狄將軍法眼。”

眾人循聲望去,頓覺寶光閃爍,原來何畏之手中,卻是拿著一柄鑲滿了紅寶石的匕首,遠遠望去,便見做工十分精細。石越連忙笑道:“不勞先生費心,此物過於珍貴,斷不敢受。”

何畏之淡淡笑道:“這種無用的石頭,在蒲甘國到處都是,值不得幾文錢。”

“蒲甘國?”石越一怔,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麽國度。

“便是緬國,唐朝所謂驃國。”

石越這才明白,原來竟是緬甸。因薛奕船隊的航線可能要經過彼處,他於緬甸歷史並不熟悉,便問道:“我讀《大唐西域記》與唐史,知緬國素來分裂,小國數以十計,不知現在如何?”

“今時不同往日。三十一年前,蒲甘國阿奴律陀王即位,大約於十八年前國力始盛,開始征伐各部。蒲甘統一,已是指日可待。”何畏之亦不知道,便在熙寧八年,阿奴律陀王在即位三十一年之後,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緬國已是中南半島的一個大國。不過此節石越卻也是在薛奕回國之後始知。

“原來如此。此亦英主也。”

“確是英主。傳聞中其子江喜陀,亦不下乃父。”何畏之輕輕說道,若非知道緬國有英主在位,他當初未必便一定要避居歸來州。

柔嘉對這些卻不感興趣,只是饒有興趣的問道:“那個什麽蒲甘的紅寶石果真遍地都是麽?”

“其國盛產寶石,而大多地方百姓並未開化,不識此物之用,以數尺之布,便可換得若幹塊。不過彼國叢林兇險,便是大理國之人,輕易亦難以去得。久聞大宋有海船水軍,若能去得,似這幾塊石頭,便確然值得不幾文錢。”何畏之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讓石越等人怦然心動。這紅寶石在大宋,卻不止是“幾文錢”!

大宋歷熙寧八年十月。高麗國,開京。

這一年,有一個叫金富軾的嬰兒在開京出生,在石越那個時空中,此人後來模仿司馬遷的《史記》,撰寫了一部《三國史記》,從而成為那個時代高麗唯一有資格被世界歷史記住的人。但是這個嬰兒的命運,同樣會發生改變。

石越帶來的蝴蝶風暴,早已刮到了這個東北亞半島之上,並且,將更深更猛的刮下去,將高麗王國的歷史命運,徹底改變。

蔡京與唐康、秦觀到高麗國己久,不料高麗國上上下下十分迷信陰陽鬼神之事,受上國詔旨,非要選定良月吉辰不可,此事在淳化年間,早已被宋廷責罵,不料也就是當時好了一陣,過不多時,舊病復發。硬是讓蔡京與唐康、秦觀,在開京心急如焚的幹等。好不容易受了詔旨,又要使者在館中呆足一個月,方能出館。氣得蔡京等人盡皆破口大罵。好在高麗國禮數恭敬,特意騰出一座離宮來做大宋使者的驛館,又臨時換了招牌,名之為“順天館”,據說意思是要象恭順上天一樣對待大宋。不過話是如此,能否做到,卻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