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湖廣初熟 第四節(第6/7頁)

歷史上稱為“順天館會議”的事件,是高麗國史上相當輝煌的一頁,亦是大宋外交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宋朝的一批官員,從此日起,開始有意識的利用本國文化上的巨大影響力,在傳播文化的掩護下進行自己的政治活動。順天館會議原定一天,結果卻開了整整三天,聞訊而來的士子充斥開京的大街小巷,比起科舉考試都要熱鬧。前來聽講、辯論的高麗士子,第一日就有一千余人,至第三日更是達兩千六百六十余人。

在會議的最高潮,由蔡京征得高麗國王王徽的同意,宣布大宋將免費向高麗國提供二萬卷圖書,協助高麗國子監在開京建“成均館”與“成均圖書館”——“成均”二字,是取自《周禮》中,董仲舒認為那是五帝之時大學之名,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在石越所來的時空,此名在中華反倒少人知曉,倒是韓國有成均館大學,乃是韓國的著名學府。

宣布此事之後,蔡京又進一步向高麗朝野表達善意,表示成均圖書館之藏書,將向所有士子免費借閱;且大宋在接下來十年之內,每年向成均圖書館贈送五千卷藏書。而成均館之學子,每年將選拔六名成績優秀者,由大宋出資,按成績分別送往白水潭學院、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橫渠書院、西湖學院、嶽麓書院六大書院學習三年。其他成績在前三十名者,將許可其自費前往大宋遊學。此事一經宣布,立時轟動高麗全國,須知此六大書院,除嶽麓書院名聲稍遜之外,其余五大書院都聲名遠播於高麗,特別是白水潭學院與嵩陽書院、西湖書院,更是所有高麗士子都向往的所在。能有機會親赴彼處求學,如何不喜出望外?便連王徽都覺得受寵若驚——諸國之中,高麗是頭一個可以派人去大宋各大學院學習者。連向大宋臣服最為徹底的交趾,都不曾享受此等優待。當然王徽並不知道,在幾個月後,也就是熙寧九年初,大宋國子監即向交趾宣布:該國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可以自費至六大學院求學;同時大宋所協助交趾創辦之學院,每年可以選派一名優秀者官費至六大學院學習,資金由交趾與大宋平攤。當然,給交趾的兩項優待,實際上高麗更早享受——幾天之後,蔡京便親口向王徽與高麗國眾大臣許諾,高麗國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可以申請自費去六大學院學習,而宰臣、各部尚書之子弟,更可直接去白水潭學院求學,由大宋與高麗國平攤學費。

宋使在數日之內,如此前所未有的優待高麗,在兩國貿易聯系日趨緊密,而遼國內亂,宋朝國力上升的時候,無疑使得高麗國內一種“小中華”的自許之情更加膨脹。無論是讀書人還是販夫走卒,整個高麗都洋溢著一種親宋的氣氛。兼之大宋在新的貿易方式漸漸占據主導地位的同時,並沒有斷然的放棄朝貢貿易體系,大宋朝廷對於高麗國進貢的賞賜更讓高麗國王王徽心花怒放,除了少數有識之士與心懷鬼胎的人物,整個高麗國中,幾乎沒有人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西方諺語——當然,以高麗國人的見識而遠,西方最遠,也就是大宋了。

在此良好的氣氛下,宣王王運指使親信的大臣,向王徽上了一系列的奏折,正式提出“親宋、和遼、報復女直”三大政策。力勸王徽乘此千載難逢之機會(遼國內戰、大宋結好),征伐女直各部,將高麗國的勢力範圍向西推進到鴨淥江(即鴨綠江)、長白山一帶,從而使高麗國日後具備覬覦遼東,括有渤海國故土的機會。而且,若能戰勝女直各部,則通過掠奪、壓榨各部,高麗國還可以獲得經濟上的利益。同時王運又按唐康之建議,打出“替遼主伐女直”的旗號,一時機會主義思想在高麗國朝中大行其道。一向畏契丹如猛虎的高麗國君臣們,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幻想一面不激怒遼主,一面擴充本國的實力。

蔡京則在與王徽的會面中,暗示這位年老多病的高麗國王,如果遼主敢侵犯高麗國土,大宋必然會抄其後路,以收兩面夾擊之效。又無比憤怒的指責女直各部縱容部屬在海上為盜,搶掠宋商,若有人能征伐女直,為大宋懲罰盜賊,大宋必然給予支持。

這種誘惑堪稱致命,便如同告訴一個有意搶劫卻又害怕警察的人說:別怕,你有治外法權。

高麗王宮望月台之內那盞奢華的座鐘準時響起,和城中佛寺的撞鐘之聲相互映和著,王徽似乎被這鐘聲嚇了一跳,老邁的雙手微微顫抖了一下。去摸一只無暇他顧的老虎的屁股,而且遠處還有一只獅子在承諾著安全,實在是非常刺激的事情……王徽是決心安於現狀,還是決心勇於嘗試,依然沒有人知道。但是還有一件更致命的事情在被人遺忘——女直部落,自渤海國建國那一日起,數百年來,在它周圍土地上興起的所有政權,無不視之為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