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撫陜西 第七節(第6/6頁)

石越點點頭,道:“我早先就曾經告訴司馬純父,對於西夏國中的漢人官員,可以多下點心思。特別是兩代之內降夏的,有思鄉之緒的。”

李丁文不料石越早已想及這個地方,道:“智緣之意,是建議公子想辦法籠絡李清。此人或者可以為大宋所用。”

石越一口答應,道:“此事甚善。潛光兄與純父聯系一下,然後讓職方館陜西房的官員來見我,訂立一個專門的計劃,來籠絡李清這樣的漢將。而李清要作為重中之重。”

“是。”李丁文忽想起一事,問道:“公子可知職方館陜西房知事是誰?”

石越也被李丁文問得一怔,道:“似乎在京兆府處理事務的,是一個同知。我也不知道知事是誰?”

李丁文想了一會兒,笑道:“看了陜西房知事不簡單。陜西房與河北房是職方館最重要的兩房,不可能不設知事。如此神秘,連安撫使都不知姓名,我真有點好奇了。”

石越被李丁文一點,果然也覺得確是如此。

二人正在交談,忽見石梁走了近來,稟道:“學士,高遵裕、李德澤求見。”

石越與李丁文對望一眼,轉身說道:“請他們請來吧。”

高遵裕與李德澤走進院中,二人只道只有石越一人在院中,不料見他身旁突然冒出來一個陌生人,都不由愣了一下。二人和石越見禮完畢,高遵裕便問道:“敢問石帥,不知這位先生是……”

“李丁文潛光先生。”石越不免又替他們互相介紹了一下。

高遵裕久聞石越府中有一個叫李丁文的謀主,知道不可小覷了,連忙抱拳道:“原來是李先生。遵裕久仰了。”

“在下亦久仰高帥的威名。”李丁文回了一禮,又與李德澤見過禮。高遵裕亦不客氣,便徑直說道:“石帥,下官今日來,是再請石帥移駕渭州的。下官守土有責,實不便久駐原州太久,還請石帥見諒。”

石越點點頭,道:“高帥所說確是正理,高師不妨先回渭州,本府欲在原州再駐五日,略略了解民情,再往渭州,尚有要事與高帥商議。”

石越畢竟是高遵裕的頂頭上司,雖然他並不知道石越為何要在原州一再耽擱,高遵裕自然是無法理解石越的原因,但是既然石越已經說出口來了,他卻不便再催促,因說道:“只是石帥的親兵大都殉國,下官卻不甚放心。”

李丁文忽然插話問道:“不知高帥帶了多少兵馬過來?”

高遵裕一怔,回道:“一營馬軍,外加兩指揮蕃軍馬軍。”

“還有蕃軍?可是包順部?”

“正是。”

李丁文微一沉吟,笑道:“高帥不妨先回渭州,只要借一指揮馬軍與一指揮蕃軍在此便可。”

高遵裕想了想,兩指揮馬軍,也有六百六十人,的確是可行之策,當下說道:“如此亦是一策。”又向石越說道:“若如此,便請石帥多多保重,早來渭州。下官便就此告辭。”

石越起身說道:“亦請高帥保重,本府送高帥出城。”

高遵裕連忙謙謝,石越卻終是不肯失了禮數,終是親自送他出原州城。

待到目送高遵裕遠去,李丁文便向石越說道:“公子可立刻張貼告示,三日後,在原州城舉行比武大會,原州之民,不論蕃漢,有能贏得禁軍者,即賞錢一千。同時可加入禁軍。”

石越奇道:“這是為何?”

“借此機會招募親兵。”李丁文低聲說道,“高遵裕表面雖然和公子客氣,但是我看其顏色,知他必不肯將旗下的精兵強將讓給公子。陜西因處邊境,民風尚武,且又質樸。而百姓貧困,若有機會加入禁軍,必然趨之若鶩。不若就在此地招募家世清白之百姓為親兵,只要撫之有術,必能供公子驅使。”

石越也知道邊境將領,或多或少,都要養一些親兵衛隊,只不過人數不敢太多,最多以一馬軍指揮為額,即三百三十人,官銜低者或一都,或者一大什,甚至一什都有之。否則難免會招致朝廷疑忌。因此親兵衛隊往往都是精銳敢死之士。他經歷過被追殺的風波之後,更知道親衛隊之重要,當下便也點頭同意。

於是,便在當日,非止原州城,直至原州的大部分鎮、寨,都貼滿了告示:陜西安撫使石越將要在原州城舉行比武大會直接招募禁軍,凡家世清白的士民工商,包括廂軍、鄉兵、蕃軍,無論蕃漢,都可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