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肆伐西夏 第一節(第5/6頁)

兩個人的眼睛中,都充滿了血絲。

“士兵都需要休息。”雲翼軍都虞侯趙泉說的話也許不合時宜,但卻是當前最實際的問題。

西夏軍這次果然是有備而來。

第一天攻城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西夏人竟然排出了十架拋石機與車行炮,粹不及防的宋軍準備不足,結果吃了大虧。在漫天飛舞的箭雨與十架拋石機的遠程打擊的掩護下,西夏士兵以十人為一組擡著一座座壕車、雲梯蜂擁而至,如同螞蟻一樣爬向城墻;另有數以百計的西夏士兵則在覆著牛皮泥土的小車的保護下,沖向城門與城角。

綏德城幾乎被西夏人一舉攻克。

當日的慘烈眾人時至今日,都恍如昨日,歷歷在目。

種古拔刀砍倒了第一個攻上城墻的西夏人,劉舜卿射光了箭壺中的所有箭枝,連都虞侯趙泉都中了一支流箭。將軍們的身先士卒激勵了士兵們的決心,最終才勉強穩住城墻上的戰局。

但當天最大的功臣,卻是吳安國。

雲翼軍因為是對宋朝來說十分珍貴的騎兵,自然沒有參加城墻上的防守。在戰局危急之時,吳安國故態復萌,率幾個親信士兵“說服”了雲翼軍副都揮使,取得兵符令牌,假傳命令,帶出三個營近六千騎兵,從南門出城,無聲無息地繞到西夏軍側翼,突然發動進攻。

投入攻城戰的西夏軍因為沒有足夠的拒馬槍保護進攻的部隊,結果被這一記側擊幾乎徹底擊潰。若非李清率援軍急時趕到,整個戰局很可能就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但饒是如此,也足夠讓城中宋軍徹底穩住陣腳。種古立刻率領城中余下的兩營騎兵出東門,繞至與吳安國混戰的李清部後,試圖夾擊李清,不過卻被另一支西夏軍擋住。

二人這才且戰且退,撤回城中。

不過這次吳安國幾乎被處斬,因為眾人求情,才逃過一死,只是被杖罰。

這樣,第一天的守城戰,雖然最終挫敗了西夏人的進攻,但是宋軍卻也損失慘重,有一千五百多名步兵在這一天陣亡或者失去戰鬥力,騎兵也有近七百人的傷亡。對於全部兵力不過二萬七千余人(包括振武軍第三軍三個營九千余人、雲翼軍九千余人、未整編禁軍八千人與神衛營第三營一千余人)的綏德城守軍來說,這實在是不堪承受之重。

種古與劉舜卿對於自己的戰略目標非常的清楚——綏德城守軍的任務,就是盡可能的拖垮西夏軍,利用綏德堅城,消耗西夏軍的戰鬥部隊與士氣。並且,對於騎兵有限的宋軍來說,雲翼軍不僅要做為一支機動力量協助守城,同時還要擔負著援軍到來後,夾擊西夏軍,延滯其撤軍速度的任務。

當然,哪怕目標沒有達到,綏德城也是不允許丟的。

如果種古與劉舜卿認為快守不住了,那麽就應當至少提前三天,在晚上燃放約定的煙火。

雖然計劃十分周詳,綏德城卻差點在第一天就被攻破。這想起來就讓種古與劉舜卿感到無地自容。

不過萬幸的是,最壞的結果並沒有出現。

當天晚上的戰鬥,宋軍的表現就好了很多。

特別是神衛營的作用充分的發揮了出來。

西夏人的企圖非常明顯,就是想一鼓作氣攻下綏德城。西夏軍中並非缺少知兵之人,他們也知道如果長時間的屯兵於堅城之下,不僅會面臨著補給與天氣諸般不利因素,隨著傷亡的增大與進攻的受挫,士氣也會災難性的下降。

因此,沒有給宋軍太多的機會,在當天晚上,借著黑夜的掩護,西夏軍又如同白蟻一般,湧向綏德城。

但是這次神衛營卻洗刷了白天的恥辱——以器械先進見長的宋軍,居然會遭到西夏人區區十架拋石機的壓制,神衛營第三營的將士們想起這件事情,就有想跳無定河的沖動。正摩拳擦掌等待報仇機會的神衛營,當天晚上讓西夏人見識了什麽才是技術!

門樓與弩台上,射程可達三百步的三弓弩,隨著一聲聲的大喝,一次發射出數百枝的弩箭,幾部改良過的拋石機將震天雷準確地拋擲到八十步以外,每一次拋杆的揮動,城外就會傳來“呯”地巨響,然後便是伴隨著一陣火光與煙霧,以及幾塊肢體的分離、西夏士兵的慘叫聲。

那些通過宋軍遠程打擊的西夏軍也並非就可以平安無事,宋軍每取下一塊括木,就可以聽到機橋翻塌,數以十計的西夏士兵摔落陷阱中,死於非命。

而那些沖到城下的英勇士兵,剛一擡頭,就會發現從城墻上扔下來一個個巨大的東西,身經百戰的老兵們以為那是滾石擂木之流,正在暗暗嘲笑宋軍扔得太早,卻不料這種東西摔到城下後,突然發出火光,並且在地上四處亂竄,目瞪口呆的西夏士兵還來不及琢磨清楚這是什麽物什,這種名為“萬人敵”的新式火器,在竄入攻城者中間時,突然就開始爆炸,只聽到巨響之後,鐵彈橫飛,血肉四濺。驚呆了的西夏士兵們拋下手中器械,瘋了似的向後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