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賀蘭悲歌 第九節(第6/6頁)

“彝叔是去延綏行營罷?”折可適吃了一口酒,看著驛丞退了出去,便開口問道。

“你不是要去宣武軍麽?莫非傳言有誤?”

“原是要去宣武軍第一軍。”種師道略有點自豪地說道,宣武軍第一軍,是步軍教導軍,號稱大宋最精銳的步軍部隊。能夠進入宣武軍第一軍做武官,沒有本事是不可能的。

“怎的來了延綏?”

種師道笑道:“托了點關系。”

折可適理解地笑了笑,“想打仗?”

“是啊。宣武軍沒動靜。按兵制改革的方案,整編後,朝廷在陜西的馬步禁軍有十七萬,加上蕃兵、沿邊弓箭手,總兵數過二十萬。打個西夏,足夠了。我怕朝廷不去調動京師附近的部隊,宣武軍是殿前司的……”

折可適笑著搖了搖頭。

種師道是明白人,立時問道:“你來陜西,河東的飛武軍、飛騎軍都要參戰?”

“難道西夏就是陜西石子明的事?”折可適白了種師道一眼,“我們折家和西夏人打了一百多年,難不成算總賬的時候,反要落下了我家了?”

種師道笑了起來,“也是。不過朝廷沒有議定打不打……”

“你以為今上忍得住麽?”折可適蠻在不乎地笑了起來,“石子明費了這麽多心機,不伐滅西夏,他萬般辛苦為誰忙?我從北面過來的,你去河邊看看,現在江河剛剛解凍,河面上就熱鬧起來。運往延州的都是些什麽?糧食!一船一船的糧食!”

“啊?!”種師道吃驚得叫出聲來。

“陜西糧價沒有半點波動。熙寧十二年陜西大熟,石越下令不許半粒糧食出陜,熙寧十一年打仗的軍糧都是外路運來的,熙寧十二年陜西軍費,也是外路運進。你說說陜西路存了多少糧食?河面一解凍,又開始往陜西運糧……石子明不是鐵了心要打西夏,他折騰這些事,不是有病麽?”折可適壓低聲音,又說道:“若說長安那位沒有聖心的默許,打死我也不信。不論怎麽鬧騰,官家的心是鐵定了,石子明的心也鐵定了,這仗就非打不可。”

“遵正兄說得在理。”種師道搓著手,更加興奮起來。

“當然在理。”折可適得意笑著,一面朝種師道呶呶嘴,種師道忙上前從熱水壺中摻點熱水進洗腳盆。折可適笑道:“你們種家,我就看你最順眼。種樸和種師中呢?還在拱聖軍和朱仙鎮?依我說,你勸勸種樸,別去拱聖軍,那是老頭子待的地方。男子漢大丈夫,要真刀真槍到前線來掙功名,拱聖軍有什麽本事?別看它是殿前司的,都是花架子,我帶一千蕃騎,就可以吃掉他整個軍。”

“那也不是他本意。拱聖軍平日操練也極嚴的……”

折可適搖著頭,滿臉不屑,“朝廷最好不要派這些殿前司的禁軍來打仗,他們做做樣子,嚇唬嚇唬契丹人就夠了。”

種師道笑道:“遵正兄,還沒說你怎麽來陜西呢?”

“我?官家要問我叔叔的意見,我去送表章。順便去長安,拜訪一下名滿天下的石子明。繞了這個大彎子,生怕耽擱了時間,只得晝兼程地趕,可把我累著了。”折可適輕描淡寫的說道。種師道心中一動,卻立即知道折可適的用意:如果果真要和西夏開戰,折家肯定想知道未來的主帥是個什麽樣的人物。石越毫無疑問最可能是主帥,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文官,折家這樣的武將世家,可不會憑他的名聲就服氣,他們總要眼見為實才肯放心。若是石越不能讓他們服氣,折可適前往汴京,一定會反對石越為帥——雖然折家的意見不是決定性的,但是以折家在邊疆的威望,毫無疑問還是很重要的,何況此時朝中有不少痛恨石越的人,不願意讓石越來立此大功。

種師道幾乎可以肯定,折可適懷中,有兩封不同內容的奏折。這一瞬間,種師道有幾分猶疑,他很想出言勸阻折可適,如果折克柔的奏章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來打擊石越,對於西夏的戰局,絕不是一件好事。種師道從來不相信朝廷會派一個出色的統帥給他們,以對一個文官的要求而言,種師道對石越已經夠滿意了。

然而,種師道也知道,折家的人,從來都不是那麽容易說動的。他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

心情復雜地望著折可適,種師道終究還是吞下了到嘴邊的話。

就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