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 第一節

六月二十四日。汴京城西,萬勝門外一裏許,灌口二郎神廟。

“這灌口二郎真君廟,原就是汴京一個極繁華的所在……”金蘭此時儼然已是一個汴京通,熟門熟路地向高麗國王妃介紹著汴京的風土人情。在熙寧十六年的時候,高麗國先王王徽病逝,卻沒有留下傳位的遺詔。順王王勛按順序繼位,不足百日,便忽然暴死。在高麗國王公大臣以及宋朝使節、軍隊的擁護下,宣王王運繼承王位,並且順利受到宋朝皇帝的冊封與遼國的承認。王運繼位一年後,便派遣他的兒子懷王王堯、高麗國王妃、懷王妃前來大宋,恭賀高太後的生辰。此時離七月十六日高太後的生日尚早,太後、皇後特下懿旨,令清河郡主與成安縣君金蘭陪高麗國王妃、懷王妃觀賞汴京景致。

“二郎真君極是靈驗,凡祁水療病,有求必應,所以被朝廷封為靈惠應感公。後來又聽說大宋仁宗皇帝時西夏入寇,二郎神大顯神威,用一場大雪逼退了西夏人,保住了延州,又晉封為昭惠靈顯王,‘二郎神’其實只是民間的俗稱。汴京百姓敬奉二郎神,便在汴京立廟祭祀。今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相傳便是二郎真君的生辰,凡汴京各行各業、店鋪酒肆、王公貴族、官府衙門,都要來獻祭,市井百姓,更加不用說了。今天也算是汴京的一個熱鬧節日。”那高麗王妃與懷王妃一面聽金蘭介紹著,一面悄悄掀開馬車的窗簾,向外面窺望。她們從開京到了杭州,已覺杭州之繁華幾似人間天堂,到了汴京後,才發現杭州其實不過是一座小城市而已。此時她們遍眼所見,到處都是人群熙熙攘攘,便是整個開京的人都聚到一起,都還不及這裏廟前熱鬧。若非有儀仗開道,她們真是無法想象要怎麽樣才能擠進廟中。“開封府從昨日起,便已開始準備祭祀了。相傳只要能燒到五更的頭炷香,便能保得一年的平安。昨天晚上,未曉得有多少人便住在這廟裏,專等五更時分一到,便要爭搶燒那頭炷香——去年頭炷香,聽說是太府寺搶到……”

“官府也要來爭麽?”懷王妃睜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望著金蘭。金蘭笑道:“不爭怎的?天子腳下,誰能仗勢欺人啊?親王、宰相,連各國的使館,都會派人來爭燒這頭香,自然是誰有本事誰爭得。前年還是一個什麽行會爭到了哩。不過普通百姓再怎麽樣,也是爭不著的,只好從破曉開始再來獻祭。娘娘,你看那裏——”金蘭用手指著窗外,引著高麗王妃與懷王妃的目光,“娘娘看那露台,那堆成小山似的東西,便是各種各樣的獻祭了……”

馬車一路緩緩前行,金蘭在車裏面不斷地向高麗王妃和懷王妃介紹著所見的種種事物。哪裏有人在跳索,哪裏有人在玩相撲,哪裏又是演雜劇的,叫果子的,學像生的,棹刀裝鬼的,說諢話的……只見這廟前百戲紛呈,倒似汴京城的藝人都到齊了一般,看得那高麗王妃與懷王妃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這二郎神除了祁水療病,護國護民外,還是戲神,所以……”金蘭正說著,忽聽到懷王妃壓著嗓子驚叫一聲:“那……那是什麽?”金蘭與高麗王妃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高麗王妃嚇得用手緊緊捂住自己的小口,她也幾乎要驚叫起來——便見神廟正殿前有兩根高達數十丈的幡竿,在那細細的竿尖之上,又搭了一根橫木,幾個裝扮成神鬼的藝人,正在那橫木上手舞足蹈,口吐煙火,引得下面的人們驚叫連連。金蘭卻是見怪不怪地笑道:“每年不知有多少,都是為了看這個,巴巴地特意趕來。”

金蘭與高麗王妃、懷王妃們興高采烈地聊著天,清河卻是顯得百無聊賴,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接一兩句。說漢語,講漢話原本便是高麗貴族的時尚與必要修養,所以雖然高麗國的那兩個後妃說的漢語,帶著濃重的杭州口音,但她還是勉強聽得懂。只是對於二郎神廟,清河卻實在缺少興趣。這二郎神本是蜀地神祗,原是蜀國護國之神,與蜀後主孟昶有著牽扯不清的聯系;王小波、李順叛亂,亦曾以二郎神為號召,宋朝開國之初,直至真宗朝,都曾經嚴厲禁止過供奉此神,一直到宋朝在蜀地的統治穩定後,才漸漸放松,直到宋仁宗朝以後,二郎神才慢慢流傳至全國,並附會了各個神祗的故事聚於一身,連二郎神的名字,都幾經改變,最終有了此時的“昭惠靈顯王”趙昱。這些流變,就算是世居汴京的本地人,也都說不清楚了,金蘭自然更不可能知道,但清河卻曾經聽石夫人桑梓兒說過——神仙們的來歷一旦被追根溯源,神秘感就蕩然無存了,那種敬畏之情,也會自然而然沖淡了許多。不過,讓她真正心不在焉的,是她昨日在宮中無意間聽到的流言——太子殿下又染上風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