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 第四節(第4/5頁)

若要以前,她或者還會心存幻想。但此刻,她不會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她同樣亦是一個母親!

從童貫的稟報中,她知道吳從龍與曹友聞關系密切,而蔡京又在主動結交田烈武——無論是田烈武,還是曹友聞,都是六哥可以信任的臣子。這些人做這些事情,多半是為了六哥,但是,向太後卻並不抱什麽希望。

雖然她亦知道田烈武、吳從龍與石越的關系,蔡京與石越、司馬光的關系,但是,對於石越與司馬光,向太後如今都沒什麽信心。

石越曾經是她寄予厚望的人。那個風雪之夜,他的確在福寧殿坐鎮,鎮壓叛亂,立下極大的功勛!但是,正是如此,石越比旁人更應當知道誰才是幕後的主謀!但他此後,可曾發過一言來主持公道?他可是大行皇帝一手提拔的大臣,如今又貴為右仆射,在朝中威望素著,他都不說話,她還能指望誰?

向太後不能不疑心,那天晚上,石越的忠心,是否只不過是為形勢所迫?

至於尚書左仆射司馬光,向太後更是徹底的大徹大悟——這些所謂的“君子”,果真有那麽靠得住麽?!

向太後的確猜對了高太後召見司馬光、石越所為何事。

內東門小殿,太皇太後高滔滔隔著珠簾,望著侍立在階下的司馬光與石越,忽然生出一種感覺——自垂簾以後,她似乎從未有順心如意的時候。

但無論如何,所有的挑戰,她都必須面對。

“吳從龍……”高太後一面說著,一面卻瞥了一眼石越。這個惹事生非的鴻臚寺主簿的底細,她已經查得清清楚楚,他的背後有兩幫人,一幫人自然是那些自詡為忠於小皇帝的“忠臣義士”們;另外一個人,則便是站在她面前的尚書右仆射石越。她不知道吳從龍的封建之議,究竟和石越有沒有關系,但是她卻可以肯定,石越和那些“忠臣義士”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若將石越視為他們的後台,亦算不得冤枉了他!高太後在心裏說道。

“……所謂封建之議,不論其利弊如何……兩位相公,老婦以為,如今國家多事,大行皇帝丟下這麽一個江山……”高太後幽幽嘆了口氣,目光緩緩移過司馬光與石越的臉上,方又說道:“如今之策,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朝野雖交相議論封建利弊,但事有輕重緩急,目前之事,一則是要辦好大行皇帝的喪事;二則是要設法卻北敵之急患;三則是坊市之物價、交鈔之穩定、國家的財計,皆要妥善處置。封建這等大事,目前似乎不是時候……”

高太後盡量讓自己委婉一點提出來,既然知道了吳從龍背後站著的人是誰,她亦已知道石越的能量,如今她在外朝的權威尚未完全鞏固,那無論如何,她都不能過分刺激石越。

所謂的“封建之議”,針對的是誰,她心知肚明。他們斷不肯就此甘心!這是她早就有心理準備的。只不過,她絕料不到,石越竟然能下出這一步棋!

她心裏面不能不暗暗贊嘆石越果然有過人的智慧,他的確能夠抓住那些士大夫的命脈——只要是提到恢復周制,所有的讀書人都會熱血沸騰!即使到了大宋,還有不少飽學大儒在幻想恢復井田制!恢復西周封建制——儒家的聖人們,不就是一心幻想回到西周的時代麽?!

她才不會被表面的反對聲音所欺騙,石越越是不動聲色,她就是越肯定他成竹在胸。

他先令吳從龍拋出一個球來,然後令蔡京來試探……“蔡京、吳從龍等人之劄子,臣等已經讀過。”司馬光卻不曾去體諒高太後的心情,“倘若朝廷果真能決意恢復西周封建之制,那自是萬千之幸!”

果然,便連司馬君實也支持恢復西周封建!

“實則在蔡、吳上劄子前,子明相公與臣,便已議論過恢復封建之事……”

在蔡、吳上劄子前!高太後的眼睛眯了起來。如此說來,司馬君實早就知道了此事,而且一定是支持的。那王安石……只不知韓維、韓忠彥知不知道?

“封建南海,於國家言,實有百利而無一害。趙宗達之言,實不足駁,當西周之時,便是三晉之地,亦可視為蠻夷……周有八百年天下,自周以後,無一朝有如此長久之國祚,此正是封建之功。且如子明所言,封建諸侯於南海,於東南諸路、海上貿易之恢復,皆有大利……”

這與東南諸路又有何關系?高太後狐疑的望了一眼石越,是此公欺老婦不懂財計罷?一切借口的背後,都不過是為了雍王!為了將雍王趕到南海!

“只不過……”

只不過什麽?!

“只不過,臣等亦以為,此等千年之計,朝廷果真要推行,尤須朝野之共識,本欲謀定而後。不料吳從龍行事輕佻,竟惹出這等事來。如今國家正處於國喪當中,諸事未諧,而北敵虎視眈眈,若令北敵以為我大宋宗室分裂,恐使其誤以為我朝有隙可乘,悍然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