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 第五節(第2/2頁)

“我便不信,趙家子孫,一個個都這般沒種。”

“原本也許有的。”潘照臨刻薄的說道:“不過,拜你家雍王所賜,經此一事,再有種的人,為了保命,亦只好先扮扮烏龜!”

“若果真如此,那他們的確亦不配為一國諸侯……”李昌濟不以為然道。潘照臨所言,並非沒有道理,但在他看來,即便如此,若趙氏宗室中的佼佼者全部都只知道明哲保身,那他們亦活該被潘照臨算計。不過,也許是因為雍王的關系,他對於趙氏宗室,也不象潘照臨那樣蔑視——但這些事情,強辯是毫無意義的,他亦想看看,趙氏子孫,究竟會如何面對這千載難逢的機遇!

“不過,且不論這些宗室……”李昌濟又瞄了一眼桌上的報紙,旋即擡眼凝視潘照臨,低聲道:“吳從龍建議封建十九國諸侯,其中十八國為趙氏宗室,另有一國,卻是國賓柴氏——我卻是想不明白,你為何還要竭力阻撓?輔佐石越稱帝,難不成竟比柴家復國還要重要麽?”

“復國?”

“周之封建,杞國以禮夏,宋國以祀商。趙家得國於柴世宗,既欲效周朝封建諸侯,又豈能不給柴家一席之地?吳從龍之建議,趙家便是為了做給天下人看,亦絕無反對之理……”

“那又如何?”潘照臨冷笑著,“如今的崇義公柴若訥,原非世宗皇帝嫡系,只不過是柴家支脈。”

“若依君所言,今日趙家的皇帝,卻亦非宋太祖的嫡系!昔日杞國、宋國之君,誰又能肯定便是禹湯之嫡系?便是柴家又如何?難道便是郭家的嫡系?”李昌濟淡淡回道,“你這不過是借口而已。”

潘照臨別過臉去,“你既然知道了,又何必多問?”

李昌濟默然了一會,忽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若是我,便做不到。”

潘照臨冷冷回道:“人各有志,又何足怪?”

李昌濟默默看著潘照臨,慨嘆道,“當年博浪沙時,便以留侯之智,能想到的亦只是復仇,縱有復國之念,亦無由施展;待到陳王倡義時,他能想到的,只是借機復國,亦絕不能想到成為漢興三傑;直到他遇到沛公後,才一心要輔佐高祖,成就男兒事業——此又非復國可比。然縱是留侯,若非項王誅滅韓國,絕了他後路,他縱是心在漢室,與韓國的宗血之情,只怕亦很難那般輕易割裂……”

“你改名易姓,遊歷天下數十年而不仕,所學雖近於曲逆,志向卻與留侯仿佛。君以石越為沛公,一則可報家國之仇,一則亦可成就事業,本亦無可厚非。不過……”李昌濟緊緊注視著潘照臨的眼睛,緩緩說道:“只不過,且不論石越願不願意做沛公,僅以留侯之事觀之,復國之事,我斷不信你便這般輕易能放下。你潘潛光雖亦是一時人傑,當世少有人及,然無論胸襟智慧,要說能勝過留侯,卻是未必。留侯尚且如此,何況他人!”

“你信或不信,又與我何關?”潘照臨不屑的笑道,似是懶得反駁,“我只不過特意來告訴你,你不必抱希望你家雍王能海外為王了。”

“你又何苦……”

“你費盡心思說這些話,不過是盼我能回心轉意,令趙顥能有一線生機。”潘照臨冷笑了幾聲,譏道:“你對趙顥,倒是忠心。你當然知道,趙顥做出這種事來,縱是保慈宮保得住他一時,也終是保不住他一世……嘿嘿,你在這裏好吃好喝,好生將養著,說不定還能親眼看見他的下場!”

“你便不怕有朝一日,石越知道……”李昌濟早知自己的想法,亦難瞞過潘照臨,此時竟是毫不氣餒。但他話未說完,已被潘照臨打斷:“他不會知道!”

潘照臨正要再嘲笑李昌濟幾句,卻聽門外傳來三聲輕輕的叩門聲。他知道這是有急事的暗號,不由得臉色微變,瞥了李昌濟一眼,便匆匆離去。

到了外面的院子裏,果然便見有心腹的下人在那裏等他。

“先生,出大事了!”

“嗯?”

“門下後省駁回了吳從龍罷官的敕令!”

  1. 留侯,漢之張良。後文的“曲逆”,指陳平。陳平被封為曲逆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