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 第四節

坤寧殿。

時間已是一月下旬。算起來大行皇帝才升遐不過十幾天,但小祥過後,宮中已然時移勢轉,倒仿佛大行皇帝真的已經過逝了一年……而向太後卻還沒來得及習慣人們稱呼自己為“太後”。

便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裏,向太後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的人間冷暖,實是她一生當中所從未有機會體會的——她親眼見到,親身感覺到,悲傷與哀悼,是怎麽樣如同薤上的朝露般迅速曦滅。只不過短短十幾天,甚至還等不到大祥,等不到除服,無論是寺觀裏替大行皇帝念經的僧道,還是朝中的大臣,亦或是宮中的內侍、宮女,甚至宗室、後妃……他們的哭泣,甚至是他們流露出來的所有悲痛,都已經不過是例行公事的敷衍應付。

只不過是規矩如此,只不過是慣例如此,只不過是時勢如此。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向太後知道這份人之常情早已為古人道破,過去如此,如今如此,將來亦如此。但是,讓她所不能堪的卻是,她所見所聞的,居然是連“親戚或余悲”也做不到。

喪服是用布料制成,當然粗糙簡陋,會磨到那些金枝玉葉們尊貴嬌嫩的肌膚。向太後心裏很清楚,宮裏許多的後妃,早已暗暗將綾羅綢緞裹在了喪服裏面!但是,這都算不了什麽,即使她知道這一切,她亦已無心去追究。

那些婦人的背叛,又算得了什麽?!她們充其量亦不過是能夠偷偷摸摸的換件綢緞內衣罷了。

真正的背叛,全然未受到處罰,甚至還被賞賜“贊拜不名”的殊榮!

此時再去追究一件綢緞內衣的“不敬”,真不知是多麽荒誕可笑之事。

況且,從聖人到皇太後,她從來都不是這座皇宮的主人。

人人都清楚,皇宮的中心,如今在保慈宮。坤寧殿算什麽?這不過是一座最多再過十幾天便會被空置的宮殿。如此而已!

絕不會有人弄錯,誰才是這座皇宮的真正主宰。

這座皇宮,如今對她這位皇太後來說,已經變得不認識了。只要離開坤寧殿,所有的人、物,在她的眼裏,都突然變得陌生。開始,她心裏很不願意離開坤寧殿,只是因為對大行皇帝的懷念。但如今,她才明白,原來坤寧殿竟已是這皇宮中,惟一能讓她感到安全、熟悉的地方。

然而,她肯定抓不住這地方。

盡管她貴為皇太後,但是她心裏很清楚,她絕不敢違抗高太後的命令。外朝除服之後,她只能搬到那陌生的柔儀殿去。

這已是注定的事情。

在她的一生中,自從懂事以來,人人都誇她性格恬淡、謙讓——這樣的誇獎伴隨了她一生,跟隨她被冊封皇後,冊封為皇太後……她也一直都將這當成一種美德,當成她的立身之本。無論心裏如何的嫉妒,她也壓抑著,絕不對任何人表露半分;無論心裏面有多不滿,她首先要顧及的,都是曹太後、高太後、大行皇帝,甚至是那些太妃們的感受……於是,越來越沒有人在乎她的想法。慢慢的,她的喜惡幾乎被完全忽視。時至今日,盡管她已貴為皇太後,但這一切並沒有絲毫的改變。而且,當她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反抗時,才發覺,原來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徹底的喪失了反抗的勇氣。每次她在坤寧殿花上好幾個時辰,暗暗下定決心,一遍遍的努力的說服自己——但是,當她遠遠看見保慈宮的殿頂時,所有的決心、勇氣,卻會在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到了高太後面前,她所說的,完全都是些言不由衷的話……她知道自己已經絕無勇氣去反抗高太後。

然而,只要那“贊拜不名”的雍王一日不死,她就一日不能安心!

她亦是不甘心便這樣聽天由命的。若只是她自己,也許她再害怕,亦會放棄;甚至,若只是為了大行皇帝,她同樣也會放棄——反正大行皇帝已死,怎麽樣都不再重要……但是,為了六哥,她卻沒有辦法就此放棄。便是再怎樣軟弱,再如何可笑,只是出於本能,她亦會伸出翅膀,去試圖庇護她的兒子。

那是她的兒子!她對六哥視若己出。

然而……

在皇宮中耳濡目染,對於所謂的權術,她並非完全不懂——她不是沒有想過要在宮中朝中拉攏一些“自己人”。但是,她過去見到曹太後、高太後的賞賜,總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一句話都不說,人們便會領會她們的意圖……但當她現在去賞賜內侍、大臣時,結果卻完全不同,他們在接受她的賞賜無不表現得受寵若驚、祖上積德的模樣,但結果卻是從來沒有一個人真正成為她的“自己人”。

她也看不懂朝中的形勢。在她的心裏,當六哥的地位岌岌可危時,原本應當有一些忠臣站出來,保駕勤王,便如叛亂的那晚一樣……但是,她卻發現,現實的情況完全不同於想象。無論她去問任何人,人人都會說王安石是忠臣,司馬光是忠臣,石越是忠臣,韓忠彥是忠臣……然而這些忠臣們做的事情,與她所想象的,卻全然不同。他們不僅沒有去追究雍王,去鎮壓這個最大的亂臣賊子,反而似乎是在有意無意的保護他,他們甚至看起來象是在迎合太皇太後……便是這些所謂的忠臣們,更讓她憤怒。作為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她還可以勉強明白高太後的心意,但對於那些大臣們,她卻完全無法理解,這些人個個飽讀詩書,口口聲聲說著忠義與報效,張嘴閉嘴的先帝的恩德,但是事到臨頭,卻是他們徹底的把對先帝的恩德拋到了一邊,容忍了對先帝的叛逆!她絕不相信,這種種行為的背後,僅僅只是為了維護倫理道德中的“親親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