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 第一節(第2/6頁)

田烈武並不知道,因為兩府的宰相們都知道他為人謹慎,不會亂進“邪說”,因此才沒有再追究,只是讓他去政事堂談了一次話。宰相們當然不能說田烈武不能向皇帝舉薦人材,也不可能說讓他不要在皇帝亂說話,甚至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之類的話也半點也沒有提起,反而誇贊了田烈武的行為,只是委婉的希望他能“慎重”一點……所以,田烈武完全不知道兩府諸公其實是希望他能更本份一點,反而信以為真,對於此事,更加的用心與謹慎。而此後,兩府諸公們至少在表面上,也就當這件事完全沒生過了。

於是,陽信侯田烈武連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把兩府給得罪了都不知道。

這天收到的四篇策論,看起來與往常一樣,都是誇誇其談的迂腐之論。第一篇策論,講的是如何恢復車戰,以車克騎;第二篇,獻的是兼並高麗的十條妙策;第三篇則轉而向南,大談謀劃大理之策……田烈武皺著眉頭,勉強讀完這三篇策論,拿起第四篇,只略掃了一眼,忍不住便搖起頭來——這一篇更是老生常談,獻的是攻取燕雲之策!

這幾年來,向田烈武投書,大談恢復燕雲的,多得田烈武都記不清有多少了,也許有近百人之多吧!

這些所謂的“平邊策”,大多不過是書生之見,老於行伍的田烈武的自然一眼就看得出其中的天真。但是,汲汲不忘恢復燕雲的,可不止是這些徒能大言的不得志的書生們。

武城侯楊士芳、唐康、甚至李敦敏……在田烈武所交遊的人中,對司馬相公的“和遼”不滿的人,比比皆是。特別是武城侯楊士芳,每每與田烈武多喝上幾杯,就會跟他大談李廣、程不識這些漢代名將,以及本朝雍熙北伐之失敗,一時慷慨激昂,一時痛哭流涕!

在這件事上,田烈武內心深處,其實是莫衷一是的。

他自己是行伍出身,對於出塞擊胡,靖邊安國,有一種自內心的向往。但另一方面,田烈武與普通的汴京市民一樣,並不把契丹人看作是生死仇敵,他沒有楊士芳、唐康、李敦敏這些人的仇恨感、屈辱感,也沒有他們的那種雄心,對田烈武來說,遼國與西夏是不同的,西夏人不斷侵擾大宋,他還有親人在與西夏的戰爭中戰死……而遼國,在他的記憶中,就一直是與宋朝和平相處的。

打敗西夏後,沒有了邊事,就該讓老百姓好好的過日子了!

田烈武心裏隱隱約約是這麽感覺的。

不過,這種觀點卻與汴京市民也是不一致的。汴京的普通市民雖然並不真正仇恨契丹人,也不會真正有屈辱感,但是他們的態度總是易受左右的,如果白水潭的士子們都說不恢復燕雲是一種奇恥大辱的話,用不了幾天,他們就會慷慨激昂的相信那真是一種“奇恥大辱”。因為戰爭對於他們來說,始終都是那麽的遙不可及,就如同看戲一樣。

田烈武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也許是在陜西帶兵時,不知不覺間產生的。

況且,既然是君實相公與子明相公都支持的事,總是有道理的。

但他並沒有把自己的懷疑告訴過楊士芳或者唐康、李敦敏他們。因為他知道那樣做不會有什麽結果,他始終都不會知道究竟誰對誰錯。他們的態度一直是不容置疑的,田烈武心理很清楚,如果他堅持不同的立場,很可能就會馬上失去這些朋友。

反正這種事情也不是他田烈武所能決定的,他不想在這種事情上費太多的心思。

田烈武一面想著,就在他覺得今天仍然將一無所獲的時候,他讀到了一行字。

“其六,曰破火炮……”

雖然對於恢復燕雲並不是那麽的有同感,但是,對於如何應對遼軍在陣戰時使用火炮,田烈武的興趣,可一點也不亞於任何人。以前,宋軍將領所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以步破騎。但自從耶律沖哥去的伊麗河大捷以後,取而代之的新問題便是,步兵方陣如何對於遼軍的火炮與騎兵。

大宋的謀臣武將們倒是提出來不少的辦法,但是他們在這個問題上各執己見,爭論不休,而事實究竟如何,沒有實戰的檢驗,誰也不知道答案。田烈武當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他的想法在密院、兵部、三衙都不受到認可。支持他的人倒不是沒有,比如章楶就是贊同他的想法的,而且章楶章質夫可以說是種諤、劉昌祚這些老將去逝後,西軍中首屈一指的名將,但是章質夫不是尋常武官,他是省元出身,說到底,也是個正兒八經的書生,他又極受石越、範純仁的重視,因此,紹聖以後,又換了文資,如今已是河東路轉運使,接下來眼見著就是寺卿、侍郎,就算進兩府,也未必不可能,但也因為如此,他在軍中的影響力這幾年卻是大大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