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 第一節(第4/4頁)

“不錯!”

“這廝瘋了!”杜台卿幾乎要忍不住低聲咒罵起來。宋朝的武官,但凡去過一天朱仙鎮,都不可能不知道,遠探攔子軍是由遼國軍中萬裏挑一選出來的剽悍之兵!而且,人人都知道,遠探攔子軍出現在哪裏,遼軍的先鋒軍就出現在哪裏,遼軍的主力也就出現在哪裏!

但是他是護營虞侯,他的職責是阻止主將後退,他可不想被這些西軍的蠢物笑話了,他狠狠的瞪了趙隆一眼,咬牙道:“好膽量!”

趙隆笑了笑,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親兵,壓著嗓子道:“我第一回碰到西夏人,也是這樣的。沒事,放了第一箭就好了。等下只要跟著我,跟平時訓練沒兩樣。看我放箭才放。”

說完,轉過頭,再看對岸——遼軍已經到了白溝河邊。

白溝河的渡口,一直是由宋人經營的。這邊渡口的人,早已跑得沒影沒蹤,但一只渡船還停在河邊。趙隆心裏懊惱的叫了一聲——剛剛竟然忘記了把這船砸沉了。

此時,這只遼軍離得近了,看得更清楚,都是黑衣黑甲,到了河邊,也不喧囂,只有三四個看起來是頭領模樣的人,策馬走近,低聲商議著什麽。一面說,一面還有人伸手朝這邊指點,顯然是在說這邊的渡船與幾匹無人看管的好馬。

趙隆頓時警覺起來,他已經感覺到比起他以前遇到過的敵人來說,這次的敵人,經驗更加豐富,紀律更加嚴明——如果是他以前遇到的西夏人或者西南夷,早就不顧一切的跳進河裏,遊了過來。

但這一次,那些遼軍商議了一會,只有十個人脫了衣甲,牽馬跳進河中——馬上看起來還馱了東西,多半是架設浮橋之類用的。余下的遼軍,已然下馬,張弓搭箭,明顯是在掩護同伴。

“遼狗!”趙隆不由低聲罵了一句,他知道計不能售,無法再猶豫,一把牽過馬來,縱身上馬,大喊一聲:“殺!”策馬沖出樹林。杜台卿與眾親兵也紛紛上馬,大吼著跟著沖出來。

迎接他們的,是自白溝北岸,射過來的一陣箭雨。一個親兵沖得太猛,被遼軍一箭射中左眼,頓時貫腦而死,在趙隆身邊墮下馬來。趙隆一面引弓還擊,一同不斷的大聲喊道:“列陣!列陣!”終於沒讓余下的親兵全部沖進遼軍的箭雨之中。

一名渡河的遼軍從南岸探出頭來,被杜台卿看見,一箭射去,嚇得咕咚一聲,又縮下河中。一名遼軍想要強行上岸,被幾個親兵亂箭射死……但馬上,又有二十名遼軍冒著箭雨跳進河中,他們用衣袍包好弓箭,放在馬背上,想要強行渡河。

“罷了!”趙隆知道他已經無能為力。掩護著幾個親兵重新上了馬鞍,又將戰死親兵的屍馱上了馬後,終於恨聲命令道:“撤回雄州!”

  1. 即兵部尚書,《周禮》官稱。後文的“大司寇”、“刑書”則是刑部尚書的別稱,“禮書”是禮部尚書之簡稱。​
  2. 諷刺的是,真實歷史上,北宋苦心經營的這道防線,在實戰中沒起到太大的作用。因為真宗以前,防線並沒有成形。而到徽、欽時,因為政冶鬥爭,這樹寨塘泊又被宋人自己給荒廢了。這防線最終沒給金兵南下造成麻煩,反倒是金朝末年,雄莫一帶的塘泊,起到了部分限制蒙古騎兵深入的作用。​
  3. 攔子軍乃是遼軍斥侯部隊之名,負責偵察、傳遞軍情等事務。一般由五人或者十人一隊組成。後文的遠探攔子軍則是當遼軍大舉出兵時,選擇軍中精銳組成的先遣偵察部隊,數量皆在百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