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 第二節(第3/4頁)

石越又對高太後說道:“此外,契丹既然南犯,沿邊諸州,斷難阻其南下。自河間、真定到大名之間,諸州縣百姓,是否要令其南撤?還有,遼國使館,是囚是殺?這兩事事關重大,須請太皇太後聖裁!”

“遼國使館,且先囚禁起來罷。我大宋亦有使臣在遼國,生死未蔔,不便輕易殺其使者。只是這河北諸州百姓……”高太後沉吟了一會,方擡頭問道:“諸公以為該如何處分?”

她話音未落,但見範純仁已經出列,高聲道:“臣以為此事何須多議?!自當令其南撤,遼人豺狼之性,若不南撤,是置大宋子民於虎口。”

但是,其余諸相,卻沒有一個人附和他。

連呂大防也面露遲疑之色。

要南撤的至少有八州之地,總人口粗略估計,不下兩百萬!

雖然戰事一起,總會有大量的難民南湧,但是許多有家有業的人,還是會固守家鄉。這和朝廷組織南撤是完全不同的——若是朝廷發布詔令,那種情況下願意留守的人,將會少之又少。超過兩百萬的難民,無論宋朝財政多麽寬裕,都勢必是不能沉受之重!

就算在軍事上能起到堅壁清野的作用,就算在政治上能爭取民心……本來這件事情,是可以不必考慮的。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的事情,朝廷從來都不會考慮要保護百姓離開自己的家鄉,以躲避戰爭的危險。百姓是理所當然要承受這些的。

可是石越卻提出了這件事。

若他不提,眾人都可以當沒有這些事情。但是他既然提了,公然說不管那些百姓死活,卻也沒人說得出口。

沒有人知道石越在想些什麽。他要麽就不該提起這件事;要麽就應該支持範純仁。可他提出這件事來,卻把球踢到別人的腳下……“子明丞相以為呢?”高太後顯然也想明白石越在想什麽。

“臣以為,事涉八州逾兩百萬百姓,是撤是留,該由兩府共同決定。”

“唔。”高太後若有所思的望著石越,過了一會,才轉向韓維,問道:“韓樞使是何主意?”

韓維這一生中,還從未認為自己是一個不顧百姓死活的人,事實上,他是堅信自己一生中,是時刻以百姓疾苦為念的,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就這麽被石越架到了火上烤著。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該怨恨石越,還是該感謝他讓自己有這麽一個機會來考驗自己的良知。

遲疑了好一會,韓維才終於說道:“臣以為,不能下詔令八州之民南撤。”

高太後的目光在韓維身上停留了好一會,才移向韓忠彥:“韓相公?”

“臣以為韓公所言有理。”

“蘇相公?”

“臣亦以為韓公所言有理……”

高太後一個個的詢問著她的宰執們,沒有人站在範純仁一邊。連呂大防都反對南撤百姓!

她終於又將目光移回石越身上,再一次問道:“子明丞相以為了呢?”

石越沉默了半晌,“是臣定策退守大名府,雖然當日並未想到這麽快便會有契丹南犯之事,然既是如此定策,實際上便是臣已經出賣過這八州二百萬百姓一次了!”

“一個月前,朝廷爭論契丹是否會南犯。君實相公與臣,皆誤斷契丹將在九月南犯,故不欲倉促定策。一念之差,誤國至此。臣算是第二次出賣了這八州二百萬百姓!”

“俗語有雲:事不過三。”石越擡頭望著高太後,“臣已經出賣了這二百萬百姓兩次,實不願再出賣第三次!”

“子明!”這一下,韓維是真的急了,他不顧禮數,轉身望著石越,道:“為相者,當以大局為重!切不可意氣用事。”

“韓公所言的確有理。”石越迎視著韓維的目光,但是語氣卻十分堅定,“不過,當年漢昭烈帝於敗軍之中,仍不肯拋棄百姓,這只怕不能算是意氣用事。”

他轉頭面對高太後,“太皇太後,臣以為,只須我大宋不失恩信於百姓,大宋便絕無亡國之理!”

“子明丞相說得極是。”高太後點了點頭,從容說道:“若謂我趙家將以結恩信於百姓而失國,老婦亦以為天下間斷無是理!”

她說完,環視眾人,離座起身,高聲道:“草詔:令趙冀八州州縣官,諭告境內百姓,凡自願南撤至大名以南安置者,聽!沿途州縣,許開倉廩賑濟!”

“太皇太後聖明!”石越與範純仁率先跪了下去,高聲頌道。

“太皇太後聖明!”盡管心裏面大不以為然,但是自韓維以下,其余的宰執們,也並沒有堅持反對。

沒有人能知道這個史無前例的決策是對是錯,也沒有人能知道大宋究竟要為此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連石越與範純仁也不知道,他們心裏都清楚,在軍事上,在財政上,這毫無疑問都是一個極端愚蠢的決定。但是,這個決策,也許會讓河北少死十萬、甚至幾十萬百姓!為了這個原因,他們也願意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