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 第三節(第4/6頁)

大宋河北邊境,大體上是以保州為界,保州以東,池塘水泊數百裏,這水泊與江淮不同,都是深不能行舟、淺不能過馬的塘泊。保州以西,則多有層巒列嶂,處處都是小山,但這些小山都極為低矮,幾乎無法阻擋步騎通過,所以宋廷才在此廣植林木,以阻隔敵騎。因為一旦遼軍到了保州東南,便是地勢平坦得連這些小山都沒有了。段子介的飛武軍此時駐紮的陵山,便是這樣一座低矮的小山,相傳此山曾經是古代帝王的陵墓,當地百姓便叫它為“陵山”。

段子介駐軍於此,實屬迫不得已。

遼軍——從燕子林之戰俘虜的遼人手中,段子介已經知道這只遼軍的統帥是遼國宿將蕭阿魯帶,據說有六萬人馬攻入鎮、定。六萬騎兵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算上家丁就是十余萬人,如此大軍,與段子介目前觀察到的情況大不相符。段子介與他的參軍們猜測,可能是正軍連家丁一共六萬,實際上應該是兩萬騎左右。這也符合他此前的猜測,以及保州知州張緒提供的情報,當日出現在保州城外的,最多不過三千騎,領兵者,正是蕭阿魯帶本人!

幾乎可以斷定,蕭阿魯帶分散了他的兵力——這也是今日之遼軍最可畏懼者,因為長期的戰爭,今日之遼軍,擁有數不清的出色的中低層將領,蕭阿魯帶可以隨意的將他的部眾,分成百人隊、千人隊,四散出擊。相比而言,河朔禁軍中,以鎮、定地區而言,敢於統率三千之眾出城尋找戰機的將領,屈指可數。而以戰鬥力而言,段子介率三千之眾,即便是樂觀的來看,實力也只能與遼軍千騎正兵加上兩千家丁組成的千人隊相當。

段子介十四日抵達保州,將解救出來的百姓與遼人俘虜全數交給保州知州張緒,因為十二日蕭阿魯帶才從保州撤圍而去,張緒與保州軍民正是驚魂未定,見到段子介,無不大喜過望,當即殺牛宰羊,犒勞定州援軍。張緒滿心想讓段子介替他守保州,或者至少留點兵力給他,不料十五日即傳來保州東北的安肅軍遇襲軍情,安肅軍軍使胡沱遣使告急,段子介便即準備離開保州,前往救援這個“銅梁門”——因保州有神衛營第十八營的第一個指揮駐紮,段子介便想向張緒借一百名神衛營士兵,誰知張緒算盤打空,不僅一口拒絕段子介的請求,還擔心引火燒身,反而連蕭婆典的屍體與蕭繼忠這個俘虜也不肯接收。氣得段子介七竅生煙,幾乎與張緒翻臉。

段子介負氣出城,一怒之下,竟打算直往保州三陵,在那裏殺了蕭繼忠祭祖,慌得他的參軍們苦苦相諫,這才做罷。原來這保州三陵,乃是趙家祖陵。宋廷在那裏也部署了一個步營護衛——此營直隸殿前司,並無軍號,其職責就是守衛三陵,便是遇上戰事,也只有保州救三陵的責任,沒有三陵守軍救保州之義務。原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天下間這等荒謬之事卻是甚多。蕭阿魯帶率軍過境時,竟然遣使前往三陵拜祭,而三陵守軍也只是婉謝使者,其余任憑蕭阿魯帶圍攻保州也好,大模大樣途徑三陵也好,竟全當沒看見。

張緒只想自掃門前雪,三陵守軍則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最荒謬的是,最後說將起來,三陵守軍還會占著理。因此,段子介休說在三陵殺不了蕭繼忠,便真讓他做了,惹得蕭阿魯帶報復三陵,最後此事往朝廷一報,憑他段子介多大的後台,也逃不脫個死罪。

但如此一來,段子介與張緒便是徹底鬧翻了。

他最後也沒去成安肅軍,離開保州才半日,段子介便在路上又遇上胡沱的使者,原來遼軍只有千余人,圍了一日,因安肅縣實有兩城,夾河而築,兩城互相聯系支援,遼軍圍南城見占不著便宜,在城外放了半日的火,便撤圍往南去了。軍使胡沱見遼軍遠去,引軍躡其後擊之,兩軍戰於徐水之畔,宋軍雖傷亡過百,然亦斬首十二級而還。

段子介見梁門無憂,遂引軍而西,他不能再過保州,便想取道滿城而回北平寨。誰曾想,從保州至滿城雖不過四十裏,段子介卻走了整整四天!

便在保州西北二十余裏處,段子介竟然遇上了自遂城南下的一只遼軍。這只遼軍顯然是在遂城大戰之後,沒占到什麽便宜南下劫掠的,雖然有千騎左右的正兵,然挾裹著上千名宋朝百姓與財物,顯是極為輕視保州宋軍,招搖過市,全無防範。雙方前鋒各百余人率先相遇,猝不及防之下,一陣混戰,而後雙方主力皆以為是遇上了小股敵軍,竟不約而同的一股腦的湧了上來。一番亂戰之後,雙方都大吃一驚,遼軍本來極輕視張緒,萬萬料不到有數千宋軍出現在保州與自己野戰,而且以騎軍為主,更不知宋軍來了多少人馬。段子介猛然見著至少上千的敵騎,一時也摸不清虛實,不知道附近還有沒有更多的遼軍。他畢竟領兵經驗不足,若非遼軍見他這麽不知死活的亂戰,誤以為後面還有大隊的宋軍主力,先行怯了,慢慢的且戰且退,脫離戰場,段子介還不知道要把這場亂戰打上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