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 第五節(第3/5頁)

當李浩再次開口時,唐康其實已經知道他要說什麽了。

果然,便聽李浩長長的嘆了口氣:“契丹之善戰,實出乎意料。”

唐康也深有同感,不由得微微點了點頭。白日他也曾引兵死戰,唐康一向也自負文武雙全,自以為一身武藝,較之一般的將軍,絕不遜色,但直到上了戰場,真刀真槍的實戰,才知全不是那麽回事。在生死之際,那些生長於馬上、久歷戰陣的普通契丹士兵,遠比他想象的難以對付。

卻聽李浩又沉聲說道:“恐怕咱們這次,是到不了深州了。”唐康默然無語,李浩連連搖頭,神色沮喪,“吾等矯命而來,如今真是進退維谷。不立大功而返,來日何以塞兩府、宣台之口?然今日之戰,全軍傷亡近四成,戰士疲憊,已到強弩之末。如今大軍背水結營,數十裏之外,便有數萬遼兵,若其夜半來襲,恐後果不堪設想。”

“李大人說得極是。”到了此時,唐康也不由得英雄氣短。

“那末,不如早做決斷,今天晚上,趁遼人未覺察,咱們連夜撤回衡水,待休整數日,再圖別策。”

“今晚?”唐康不由得吃了一驚。

“事不宜遲,恐夜長夢半。況白日若遼人有備,豈能容我從容渡河?”

唐康沉吟了一會,終於點了點頭,“也罷!”

二人又商議了一陣退兵之法,一切議妥,李浩便告辭離開,安排連夜撤軍之事。唐康在帳中,一面吩咐親兵收拾行李,一面坐在燭下沉思。他是一個不甘心失敗的人,但是如今的形勢,卻已經告訴他,單憑他手中的兵力,想要解深州之圍,絕非易事。事到如今,他也只有再想方設法,說服石越增兵——但這又豈是容易之事?唐康還不知道石越此刻正如何惱他呢?他想了一會,終無頭緒,又想起一事,便披上披風,跟親兵吩咐了一聲,便出了大帳,徑往旁邊的一座小帳走去。

到了那小帳前面,他正要掀開簾子進去,不料田宗鎧正好自帳中出來,見著唐康,急忙上前行了一禮,十分焦急的問道:“唐大哥,我正要尋你,剛才聽說咱們要撤兵?”

唐康尷尬的點了點頭,他本就是特意前來與田宗鎧解釋一聲。但田宗鎧見他點頭,立時便急了:“唐大哥,這萬萬不可啊!”

“宗愷,這亦是迫於無奈的下策。”唐康避開田宗鎧的眼睛,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日之戰,你也曾親歷。我軍已經力盡,非得回去休整數日不可。你放心,我唐康絕不會對深州見死不救的,咱們還會再來……”

但田宗鎧哪裏聽得進去,“可是……可是……”他心裏也知道唐康所言,不無道理,但正因如此他心中卻更加著急,想著圍城中的拱聖軍袍澤日夜盼援,田宗鎧鼻子一酸,忍不住痛哭失聲:“可是深州……”

唐康見他如此,心中更是喟嘆,只得勉強安慰道:“你放心,咱們定不會讓深州陷落的。”

田宗鎧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很快止住眼淚,擡頭望著唐康,道:“不!”

“不?”唐康一愣。

“唐大哥既有此諾,宗愷當謹記在心。”田宗鎧看著唐康,高聲說道:“但是深州城內,姚太尉、還有一眾袍澤,卻還不知道唐大哥的這個承諾……”

“這好辦,我會著人送信進城,告訴姚太尉……”

“不必了。”田宗鎧笑著打斷唐康,“宗愷乃是拱聖軍的人,是宗愷出來請援,便當由宗愷將這個消息帶回深州!”

“此事萬萬不可!”唐康真是大驚失色,“絕不可如此!如今深州重重被圍,你豈能輕易進去?你若有個萬一,我如何向陽信侯交待?”

“大宋朝誰人無父母?別家父母,亦是同樣的難交待。”田宗鎧平靜的笑道,“田家世代忠烈,宗愷既已從軍,馬革裹屍,亦是份內之事。今日一番惡戰,遼軍必然也是極疲憊的,我正好連夜進城。唐大哥盡管放心,這往來的路,我都是極熟了的。”

“這……”

“我回到城中,必將大哥的話轉告城中軍民。大哥放心,只要深州尚有一個宋人在,城池便不會陷落。”

唐康看著田宗鎧的神情,知他主意已定,絕難勸阻,但他心中又著實為難,唐康一生做事,絕少顧忌人情,惟有對田烈武,唐康深感其德,念念不忘。此時要送他親生兒子去一座隨時可能落入遼人之手的城中,他如何能點這個頭。但是,他也知道,他沒有理由攔住田宗鎧,他總不能告訴天下人,他唐康對深州能否堅守得住沒有信心吧?

過了好一會,唐康才終於極勉強的點了點頭,“你要回去可以,但不能一個人回去。我讓何將軍挑出三十名好手,護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