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 第五節(第4/5頁)

便在唐康與李浩心生懼意,宋軍悄沒聲息的準備退回衡水之時,遼軍大營內,蕭嵐也是憂心忡忡,他在自己的大帳內喝著悶酒,卻始終無法壓制住心底裏泛起來的那種懼意。

大遼軍隊,自南下牧馬以來,除了在沿邊雄、莫諸鎮還算得意外,此後進展,實難讓人安心。開戰兩個月,諜報顯示西軍尚未出現,但他們所遇到的宋軍,卻都已經很不好對付,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勁敵,這哪裏象是一只曾經被一些不值一提的西南夷打得屁滾尿流的軍隊?

深州城內的拱聖軍,與今日讓大遼鐵騎戰死三千余人、損失戰馬五千余匹的這只驍勝軍,皆是令人生畏的對手。而另外的戰場上,宋軍的韌性也讓蕭嵐頗為吃驚。

原本,按照耶律信的命令,此刻西線的蕭阿魯帶部,是應當早就到了深州與韓寶、蕭嵐合兵,若是那樣的話,他們原是可以抽調更多的兵力與驍勝軍決戰的,那樣戰局也許便不會是今日這個結果。

但是,直到此時,蕭阿魯帶部,還是連蹤影都見不著。

原因便是那個段子介。

轉戰鎮、定之間的段子介,自偵知深州被圍,他除了派兵增援深州外,還料到了蕭阿魯帶的下一步必然是要南下與韓寶合兵。此人耳目極廣,蕭阿魯帶部才開始合兵,他便已經知道,連蕭阿魯帶部南下的時間與行軍路線,竟皆被段子介竊知,讓他預先伏兵於唐河之畔,欲趁蕭阿魯帶部渡河之時,打個措手不及。幸好段子介依靠的,除了他的定州兵外,到底還是些烏合之眾的忠義社之流,事機不密,反被蕭阿魯帶所乘。蕭阿魯帶將計就計,在唐河畔大破段子介,斬首千余級。段子介率敗軍退保博野,蕭阿魯帶引兵追擊,攻城數日不克,不得不解圍再次南下,不料段子介便如打不死的陰魂,竟然悄悄引兵躡其後,大破蕭阿魯帶的後軍。蕭阿魯帶無法從容渡河,不得不又回軍與段子介交戰,但段子介這次卻學了個乖,先是藏在一個老寨中固守,然後在夜色掩護下,連夜遁回博野。

結果,雙方在博野一帶,竟就此陷入一種可笑的僵持。唐河曾經是宋朝的塞防重點,那裏有無數廢棄的寨子、營壘,如今都被段子介善加利用。一旦蕭阿魯帶想要渡唐河,段子介就率軍追擊,攻擊他的殿後部隊,當蕭阿魯帶回軍交戰時,段子介馬上跑到某座城寨中堅守不出,若見蕭阿魯帶率的兵多,便趕緊遁回博野。

於是,雖然博野至深州不到二百裏,但因為中間夾著唐河、滹沱河兩條大河與許多的小河,蕭阿魯帶若不能解決段子介這個心腹大患,便無法從容渡過這兩條河。然而,他雖然屢施計謀,想誘段子介出戰然後一舉殲滅之,但奈何段子介自吃虧一次之後,便奸猾如狐,輕易絕不肯上當,偶爾受挫,損失個數百上千人,對段子介來說,又沒什麽影響,他在鎮、定之間,插旗募兵——據說他得宋廷準許,可用日後之賦稅來抵從軍之軍晌,此時分文不出,轉瞬之間,便能補充數千兵額。

這些烏合之眾,雖不能與大遼鐵騎正面交鋒,但是亦讓人十分頭疼。時間越長,段子介便越成氣候。段子介不僅能自己在博野與蕭阿魯帶纏鬥,竟還有余力遣將四出,令各地忠義社結社自保,聞大遼兵至,便避入城寨山林,絕不與戰,又密藏糧食,毀壞橋梁,在道路中埋置亂石,蕭阿魯帶部困於唐河之北,不惟不能渡河,便是外出劫掠,沒有數百騎,絕不敢輕出。甚至,段子介還派遣偏將攻入大遼易州境內,幸虧易州守將早有準備,引軍迎戰,大敗宋軍,將他們趕回宋境,段子介這才不敢有非份之想。

但不管怎麽說,蕭阿魯帶的西路之軍無法順利南下會師,而鎮、定之間,又陡然出現一只兵力過萬,而且人數越來越多的宋軍,對大遼的整個戰略部署,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此輩雖然只是烏合之眾,但兵力一多,亦能成患,況且一旦蕭阿魯帶真的南下了,他們便處在遼軍最薄弱的側翼,這種隱患,是絕不能忽視的。

此時,蕭嵐所不知道的是,當日段子介唐河設伏之前,便曾經擔心兵弱不堪與遼軍一戰,他曾親自前往真定府,希望與真定諸將捐棄前嫌,合兵伏擊,但因慕容謙未至,真定守臣對段子介極為不滿,遂一口回絕。段子介迫不得已,才自己獨領定州兵伏擊蕭阿魯帶,因為兵力不足,他被迫廣招各地忠義社助戰,結果反而泄露機密,遂致唐河之敗。不僅他辛苦募練的定州兵元氣大傷,還被鎮、定間那些與他不和的地方官員彈劾,真定府的官員更是借題發揮,禁止境內忠義社與段子介合作……對於此時正在博野與蕭阿魯帶作戰的段子介來說,他已是真正的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