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 第二節(第4/4頁)

他思前想後,又覺得實在無法推脫,正要咬牙答應下來,尋著仁多保忠打一兩場小仗,得一兩個小勝,再做計較,卻聽蕭阿魯帶忽然笑道:“簽書便莫再與慕容將軍頑笑了……”

蕭阿魯帶這麽一打圓場,簫嵐、韓寶皆是一愣,墓容提婆當真是如蒙大赦,感激的望了蕭阿魯帶一眼,卻見蕭阿魯帶並不理他,只是又說道:“既然蘭陵王主意已定,咱們為將者,仍當奉行。這深州兵馬,也當奉簽書與晉公之號令,不宜分什麽彼此。老夫一子死於宋人之手,一子為宋人所擒,但軍旅之事,關系國族之興亡,一時私人恩怨,實不宜過多計較。”

蕭阿魯帶德高望重,蕭嵐與韓寶聽他這麽說,都只能凜然聽著,“老元帥說得極是。”

“依老夫之見,依著蘭陵王的主意,讓諸軍休整數日,也是好的。這許多人馬,也不能都擁擠在這小小深州城下。不如這樣,老夫率軍前往武強,一面休整,一面監視黃河南邊的宋軍;慕容將軍率一些人馬前往束鹿休整,同時監視真定府方向之宋軍。簽書與開國公仍在深州,一則繼續攻城,再則監視衡水宋軍,三則居中策應,果真南朝援軍開始進逼,諸軍仍然聽晉國公調遣……至於這深州城還守得多久,便看它的造化。”

蕭阿魯帶這個是委曲求全的法子,蕭嵐與韓寶聽說又能繼續攻打深州,又能支開慕容提婆,二人對視一眼,微微點頭。慕容提婆雖不甘心,但也不敢再反對。他也仔細看過深州城防,感覺憑蕭嵐、韓寶的兵力,總要花些時日才能成功,這也不失為緩兵之計,哪怕有四五日功夫,他也可以上報耶律信,讓耶律信再給二人施壓。他也知道真定府的武騎軍實在不為懼,他到束鹿,也難有什麽戰事,又素知道簫嵐、韓寶舍不得讓宮衛騎軍在攻城上有太大的損傷,因此忙又故作大方的笑道:“蕭老元帥這是謀國之言,束鹿離靜安極近,下官以為,南朝主力若然來援,多半是自南邊,故此,下官若去束鹿,倒不必帶宮衛騎軍,只要一兩千宮分軍,再帶幾千部族、屬國軍,甚至漢軍亦足矣。”

蕭嵐與韓寶都知道他是想分薄二人手下用來攻城的兵力,但是二人皆自負數日之內,必能炸塌深州城墻,到時候拱聖軍不過刀俎魚肉,兩人又都希望是自己麾下精兵越多越好的人,也樂得順水推舟,故意說道:“難得郎君如此深明大義,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1. 指宋夏好水川之戰,夏主元昊在好水川一舉殲滅宋朝苦心經營的精銳野戰軍,從而宣布了整個宋仁宗時代宋朝對夏戰爭的徹底失敗。此後,直到趙頊登基後,因為西夏不斷內耗,宋朝才再度開始了西夏的攻勢作戰。​